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044087

一种新型可降解泪道栓子的研制与临床疗效评估

樊庆侠
大连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可降解泪道栓子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生物材料X、Y的去离子水溶液与CaCl<,2>相混合,经过离子交换反应生成我们所需要的Z物质,风干后作为一种新型泪道栓子,放入微型PCR管中密封,锢60灭菌常温备用。规格为:直径0.5~1.0mm,长度1.5mm。筛选2006年3~6月我院门诊及术后中度水样液缺乏性干眼(ATD)患者16例(32只眼),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5.3±5.7岁。所有患者确诊为干眼并排除其他眼科疾病。全部患者用本文所述栓子治疗,2周内按医嘱随诊,检测7项指标:问卷调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干眼仪检查、Schirmer test I(ST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和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CIC)以评估自制可降解泪道栓子的临床疗效。 结果:自制可降解泪道栓子质韧,眼科显微镊正常强度夹取未见变形、破碎现象;栓子浸泡于37℃含有溶菌酶的生理盐水中,5分钟后可复水膨胀为原来的2.0~2.5倍;体外37℃含有溶菌酶的生理盐水中浸泡栓子,每天换液冲洗,3周内栓子可完全溶解:测得栓子溶解液的PH值为7.3~7.4。临床应用2周内按医嘱随诊,未见泪小管炎、泪囊炎等并发症;1只眼(占3.1﹪)发生严重的泪溢,冲出上泪道栓子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3只眼占9.4﹪)有轻微的泪溢,第3天症状消失:4例患者(6只眼占18.8﹪)主诉稍有异物感,1小时后消失。其中显效22只眼,显效率62.5﹪;有效10只眼,有效率37.5﹪;无效0例。问卷评分:治疗前评分为40.69±5.32分,治疗后为23.69±3.79分,统计学分析,P<0.0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治疗前有4只眼下睑缘处可见泪河基本处于完全干涸状念,治疗2周后泪河线形成。有28只眼泪河线远窄于0.3mm,治疗后泪河宽达0.3mm.干眼仪检查:治疗前患者的干眼级别以“Ⅲ/Ⅳ级”为主,治疗后以“Ⅱ/Ⅲ 级”为主,统计学分析,p<0.01;STI:治疗前数值为3.47±1.19mm,治疗后数值为5.16±1.17mm,统计学分析,p<0.01;BUT:治疗前数值为3.59±1.10s,治疗后数值为5.25±1.30s,统计学分析,p<0.01;FL:治疗前染色级别以“++/+++”为主,治疗后级别以“+/++”为主,统计学分析,P<0.01;CIC:治疗前患者的CIC分级以Nelson 2级为主,有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现象,治疗后以Nelson 1级为主,杯状细胞增多。对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自制可降解泪道栓子生物相容性好,复水膨胀后可达到阻塞泪道的作用;临床应用方便,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眼表状态,提高泪膜稳定性,对于中度ATD患者短期疗效确切,且制备成本低廉,便于临床推广。

泪道栓子;干眼;眼科疾病;泪囊炎;泪小管炎;泪膜

大连医科大学

硕士

眼科学

何伟

2007

中文

R777.2

42

2007-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