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互补的相关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灏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理工大学
引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京津冀都市圈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对比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在全国的地位有不断弱化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京津冀都市圈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随着备战奥运压力下出台的“大北京经济圈”的提出,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向环渤海地区的转移,使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区域备受关注,而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使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迫在眉睫。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加速,对整个环渤海区域乃至北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并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实现产业互补的现实基础条件,得出京津冀都市圈在产业梯度、产业要素、产业优势、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明显;进一步指出京津冀都市圈产业要充分发挥互补性,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区域协调机制、要素整合机制、产业关联机制、约束和保障机制等;从互补机制、产业、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产业互补的现状,并总结出缺乏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梯度不合理、产业同构现状严重、产业链断裂等存在问题。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协调机构、京津联合形成区域龙头、深化产业和地区分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京津冀产业链、构筑统一市场,推进产业整合、增强河北经济实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等对策建议。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协调机制;产业关联机制;保障机制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理工大学

硕士

产业经济学

何燕青;冯百侠

2007

中文

F062.9

77

2007-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