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研究

孟祥银
东北财经大学
引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还是从学术研究的层面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理论界也不断对其进行探讨,但是许多学者都是基于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基础上进行的研究。 通过对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简要回顾和评述,本文重点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指出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城市生存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是在此理论视角下来研究实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条件,并以此为核心来研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和制约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本文指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持续转移须从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知识化这三个社会条件出发。基于三个社会条件和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分析,指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宜采用的模式,即产业性转移和区域性转移交叉同时进行,以及产业转移和区域转移中的不同层次转移交叉进行。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产业转移方面,是指劳动力一部分先由种植业转移到林、牧、副、渔业,或一部分由农业转移到非农业。区域转移方面,是指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职业转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的过程,或一部分农民由农村转向小城镇,再逐步转移到小型、中型、大型城市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社会条件和现状的剖析,指出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知识化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针对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知识化“三元一体化”发展的内生机理,提出以“三化联动”为主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即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农民知识化提供能力支持,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政策环境。最后提出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知识化的政策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政策;农村城市化;产业性转移;区域性转移;农业产业化

东北财经大学

硕士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李怀

2006

中文

F323.6;F304.6

47

2007-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