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j016265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研究

赵艳芹
南开大学
引用
本文介绍了公共产品的含义、特征、分类范围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阐明了目前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差异及造成的影响,指出了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提出了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对策公共产品理论源于西方,是为解决“市场失灵”而诞生的理论。它是西方财政学中的两大主流之一(“公共选择理论”是两大主流之二),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影响因素也很多,旨在说明一个理想的政府机制应该是怎样的。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要借鉴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市场经济服务。 目前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我国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为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创造了条件。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和今后_段时间,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又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所以,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是符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政策和决定的,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只有措施得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逐步享受到市民待遇,从而促进城乡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供给差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公共选择理论;市场经济体制

南开大学

硕士

政治学

赵美玲

2007

中文

F320.3;F293

48

2008-0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