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研究

李瑶
四川农业大学
引用
四川民族地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工业基础薄、生态环境脆弱、地域辽阔且多民族聚居的特殊环境,因此其推动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不同的模式。为了研究四川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本文将研究区域锁定在凉山州地区,选择以会理、越西、美姑以及木里四县为例,研究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  本文分析了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经济学发展的角度进行适合凉山州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凉山州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凉山州县域城镇化水平、城镇数量以及等级结构、城镇化空间布局、城镇化建设的传统模式、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其次,在凉山州东南西北四大城镇群中分别以美姑、会理、木里以及越西四县为例,研究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目前推动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农业的发展、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崛起以及政府政策和制度,而农业的发展是推动凉山州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推动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的崛起是推动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持续动力,政府政策和制度则是推动凉山州县域城镇化的外部动力。通过对凉山四县城镇化动力的分析,得出了目前凉山县域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和持续动力相对不足,而根本动力与外在动力相对较强。再次,在分析了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凉山州县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四条路径:第一,以现代农牧业牵引的“分散式”城镇化道路;第二,以工业和资源驱动的“集中式”城镇化道路;第三,以第三产业导向的旅游景区城镇化道路;第四,以政府政策为引导的民族文化发展城镇化道路。  最后仍然以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凉山州县域推动其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第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三集中”为契机,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第三,打造新的景点景区,建设凉山旅游经济带,从而带动凉山县域城镇化发展。第四,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培育民族特色产业,将民族文化作为驱动城镇化的新动力。

城镇化建设;政策环境;产业调整;文化内涵

四川农业大学

硕士

农业经济管理

蒋远胜

2015

中文

F299.21

66

201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