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对《喜福会》中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寻求的后殖民解读

刘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引用
本文运用了后殖民理论,尤其采用了霍米·巴巴的“文化杂交”理论。借此理论,并以《喜福会》中两代女性的身份问题为模板,着重探讨了美国华裔第一代以及第二代女性移民的身份困惑及其身份探寻的过程。 通过对美国华裔女性移民的身份寻求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当前全球化的社会中,美国华裔女性移民的身份已经成为了“文化杂交”的产物,她们的身份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而是处于东西方边缘的“第三空间”。在她们身上既能体现男性与女性特点的融合,又能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为她们提供了从边缘化走向主流化的机会,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她们将担当起更重要的责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外国文学;美国小说;移民文化;喜福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滑明达

2006

中文

I106.4;I041

53

2007-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