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象征符号解读

章程
中央民族大学
引用
民俗舞蹈既是一种身体行为的方式,又是一种具有特定民俗语境的身体语言符号。它表达着在特定情境下某一族群的文化及历史记忆。作为凝结着当地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复合体,民俗舞蹈作为身体语言,在更深一层次表达着民族或地方的宇宙观、伦理观、宗教观、价值观、审美观及生计方式等知识体系。因此当我们解读舞蹈的形态及意义时,应将其置于一个更广泛的社会民俗语境中去考察研究,阐释其语义,解读其地方性知识。层层剖析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准则与文化逻辑,分析有哪些自然及社会因素影响着舞蹈,又是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舞蹈的发展及变迁。舞蹈在这个社会族群中又是如何影响着该族群的社会生活,将舞蹈置于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更能全面、动态的剖析舞蹈文化。  本文选取侗族民间传统傩舞“咚咚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天井寨和钟溪寨的田野调查,分析其动作语汇、音乐、唱腔、面具等形式要素,同时关注其形态在当代社会中的变迁,及其变迁中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的转变所导致的传统意义的脱落。通过对传统形态中“咚咚推”各象征符号的解读,剖析当地的社会与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计方式、信仰体系的影响,以及“咚咚推”中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本文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绪论主要阐明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第一章概述“咚咚推”的起源及其所依托的民族志背景;第二章从艺术形态上对“咚咚推”的仪式过程、身体语汇、音乐及唱腔、面具、服饰进行全面的描述,同时分析其另一种展演情景下的形态变迁及其功能的转变;第三章以传统“咚咚推”为分析对象,将其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去寻求其象征符号意义的表达及阐释,剖析其文化内涵和当地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及信仰体系。  在研究方法论上,本文主要运用舞蹈生态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一方面强调对“咚咚推”的整体性描述,分析其各形式要素的特质及身体运动方式,另一方面分析“咚咚推”背后所蕴藏的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其象征表达中的文化内涵。  本文力图把即将濒临失传的“咚咚推”置于当地的社会文化大语境中,尽可能努力接近原貌的对其进行描述,进而深入解读其象征表达的意义及内涵,同时为侗族文化和傩舞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微薄的参考和补充。

傩舞;侗族;象征符号;文化内涵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

舞蹈学

朴永光

2011

中文

J722.29

64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