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耦合协调研究——以王家辿古村落为例

蒋非凡
郑州大学
引用
随着当前乡村游热潮的高涨,历史文化名村作为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特殊村落,对其开发利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基于此,要求我们从对历史文化名村中保有历史要素种类、数量、价值的研究,转而注重对村落的保护利用各系统之间关系的探讨。现有的关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两者平衡策略的主观探讨,而缺少更加客观的定量研究。且历史文化名村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愈发明显,而相关研究较少。文中引入耦合理论相关定量分析方法,并加入对生态环境的关照,以更加理性地探讨如何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适度的开发,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提升村落活力。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如下:  (1)构建系统框架。依据耦合的理论特点,从系统论、协同论的视角出发,将评价体系构建为“遗产—生态—经济—社会”的系统框架,以充分评价村落持续演进中历史要素、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  (2)构建指标体系。在对现有的各类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将耦合机制作为各系统指标选取的重要原则,以体现各系统之间的互动性。采用熵值法基于客观数据确定指标权重,不为指标预设权重,以客观反应指标的重要性,尊重历史文化名村类型的多样性。  (3)耦合协调度评价。引入物理学中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相关公式,评价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以反应各系统之间互动关系的强弱,并对未来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以上构建的框架,以鹤壁市王家辿村为分析对象,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王家辿村而言,遗产系统的主导因子是“已登记建档并挂牌保护的建构筑物数量”、“文化空间数量”;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是“耕地占村域面积的比重”;经济系统的主导因子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社会系统的主导因子是“村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2)在研究时段内,2005-2009年村落为政府的社会政策补助型,2010-2013年为生态资源开发型,2014-2015年为基于文化遗产旅游的经济发展主导型。村落各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现阶段都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期,但耦合协调度的增速变慢或者已经开始降低。  (3)村落的优化调控措施。要改变村落粗放式地利用文化遗产、生态资源进行经济发展的模式,应投入资金改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现状以促进经济发展,并由此带来社会环境的改善,又能反过来为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大环境。系统间相互促进、相互抑制,使村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历史文化名村;耦合理论;熵值法;保护利用

郑州大学

硕士

建筑历史与理论

吕红医

2016

中文

TU982.29;TU-87

96

2016-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