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TNF-α-ERK途径在PNS预处理缓解SD大鼠炎性内脏痛中的作用

刘红
南华大学
引用
[目的]检测 PNS预处理 SD大鼠炎性内脏痛中 TNF-a与ERK1/2蛋白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PNS预处理缓解炎性内脏痛的机制。  [方法]用行为学方法及VPI评分检测乙酸致炎性内脏痛SD大鼠模型;组织学方法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WB及ELISA等方法检测脊髓背角 TNF-a、IL-1β的表达以及 ERK1/2的磷酸化改变;通过PNS预处理干预后,比较炎性内脏痛的变化脊髓背角 TNF-a、IL-1β的表达以及ERK1/2的磷酸化改变等。  [结果]1. VPI评分结果:腹腔注射乙酸后,NS预处理组大鼠在第1个15min VPI均数为79分,在第15-30min达到反应高峰,30min时VPI评分为124分,持续到第70min左右;PNS预处理组大鼠在第1个15min VPI均数为40分,在第20-35min达到反应高峰,VPI评分为118分,持续到第60min左右。两实验组相较,NS预处理组大鼠VPI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20min开始,两实验组大鼠的VPI评分无明显差异。2. HE染色结果:正常大鼠小肠平滑肌厚度50μm左右,注射乙酸后,大鼠小肠明显抽搐,平滑肌厚度变化明显,60min时最薄,为15±3.70μm。计数中性粒细胞,发现注射乙酸后其数目迅速增高,60min达峰值。PNS预处理组各亚组粒细胞计数与NS预处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TNF-α、IL-1β的表达变化:注射1%乙酸后,TNF-a的表达迅速增加,30min时即达到1200pg/ml,90min时达到峰值(1450±35pg/ml)。180min时仍有1000pg/ml以上。正常大鼠脊髓中几乎没有检测到IL-1β的表达,注射1%乙酸后,IL-1β的表达迅速增加,60min时达到峰值(15±1.32pg/ml)。180min时仍有1000pg/ml以上。与NS预处理组相比较,注射1%乙酸后,TNF-a的表达增幅减小,30min时为500pg/ml,90min时达到峰值(750±23pg/ml)。TNF-a的浓度各时间点均小于NS预处理组。PNS预处理后用ELISA法检测炎性内脏痛大鼠脊髓IL-1β的浓度变化。与NS与处理组相比较,注射1%乙酸后,IL-1β的表达增幅减小不明显,这与TNF-a表达不同。4.胸段脊髓背角 p-ERK1/2的表达:在脊髓前角和中央侧角,p-ERK1/2可见表达在胞体,在背角,清晰的神经元胞体不可见。腹腔注射乙酸后,NS预处理各亚组脊髓背角p-ERK1/2表达均高于正常组,30、60min组p-ERK1/2表达逐渐增高,90,180min亚组p-ERK1/2表达有所下调,60min组p-ERK1/2表达最高; PNS预处理组30min亚组 p-ERK1/2的表达略强于正常,但差异不显著,60、90、120min各亚组p-ERK1/2表达逐渐增加,120min时最高,180min时下调。且60、90min亚组p-ERK1/2表达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NS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NS预处理缓解SD大鼠炎性内脏痛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NF-a的表达,抑制ERK的磷酸化有关。

炎性内脏痛;三七总皂苷预处理;p-ERK1/2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南华大学

硕士

基础医学

万炜

2015

中文

R363

63

2016-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