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基于钢铁基底焦磷酸盐体系碱性镀铜技术的研究

李铭钢
中国计量学院
引用
由于氰化物毒性大,氰化物镀铜废液对环境污染大,无氰碱性镀铜工艺成为了电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焦磷酸盐体系无氰碱性镀铜中络合剂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及外场(超声波,磁场,脉冲)对薄膜的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曲线和成核机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脉冲参数对焦磷酸盐体系铜电沉积的影响  在无氰电镀铜过程中使用脉冲电镀,脉冲电镀有关断时间存在,被消耗的金属离子利用这段时间扩散补充到阴极附近,当下一个导通时间到来时,阴极附近的金属离子得以恢复,故可以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在电镀时间(Ton)是1s,暂停时间(Toff)分别是0.1s,1s,5s时,增加暂停时间(Toff)有利于铜镀层晶粒的细化和改善微观结构。随着暂停时间(Toff)的增加,瘤状颗粒尺寸减小,表面覆盖得相对致密。在暂停时间(Toff)是1s,电镀时间(Ton)分别是5s,0.5s时,电镀时间(Ton)是5s得到的铜镀层覆盖较致密,孔洞较少。  (2)HEDP对焦磷酸盐体系铜电沉积机理的影响  在焦磷酸盐体系电镀铜过程中,随着HEDP浓度的增加,铜镀层变的粗糙,铜镀层的厚度减小。在40 g/L的HEDP时,铜镀层表面平滑,覆盖致密,铜镀层的厚度为7.5μm,电流效率为93.76%。在研究成核机制时发现,不添加HEDP时,Cu电沉积初期为三维瞬时成核。在添加HEDP时,Cu电沉积初期为三维连续成核。  (3)超声波对焦磷酸盐体系铜电沉积的影响  在无氰电镀铜过程中引入超声波,可以有效地增加电结晶的成核速度,降低晶粒的长大速度,使镀层均匀细致。在没有超声波作用下,镀层粗糙且有许多孔洞,而在60W和80W的超声波作用下,镀层致密,瘤状颗粒细小、均匀,没有明显的缝隙和裂痕。当超声波功率为100W时,镀层表面不均匀,瘤状颗粒粗大,表面非常粗糙,有许多孔洞。在超声波功率为0W,60W,80W和100W时,镀液的电流效率分别为91.95%,92.14%,89.25%和96.11%。  (4)磁场对焦磷酸盐体系铜电沉积的影响  在无氰电镀铜过程中引入平行于电场的磁场,有助于改善薄膜的表面形貌,随着磁场的增加,表面逐渐平整致密,但是薄膜厚度逐渐减小。无磁场时,电沉积层表面产生大量气孔,表面粗糙,其粗糙度Ra=520nm。而在0.3T,0.5T和0.8T磁场作用下,表面气孔明显逐渐减少,表面逐渐平整,覆盖逐渐致密,且粗糙度逐渐减小,在0.8T时电沉积层的粗糙度为Ra=226nm。

无氰碱性镀铜;镀铜技术;焦磷酸盐;薄膜结构;微观形貌;成核机理;铜电沉积

中国计量学院

硕士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卫国英

2015

中文

TQ153.14

85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