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739891

多层螺旋CT观察胸廓内动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应用

张代辉
佳木斯大学
引用
目的:  探讨胸廓内动脉(nternal Thoracic Artery,ITA)在多层螺旋 CT血管造影(MSCTA)的影像学显示情况及解剖变异情况,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方法:  正常组:正常受检者80例(男40例,女40例)经过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胸廓内动脉主干的长度(lITA)及其内径(dITA)、胸廓内动脉与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SA)近侧端的夹角(aITA/SA)、胸廓内动脉起点距主动脉的长度(l(A-I))。  变异组:回顾性研究18例完成胸部增强扫描后发现的ITA解剖变异患者(男11例,女7例),并分析其变异的临床意义。  结果:  1.98例受检者ITA主干均能清晰显示,显示率为100%(100/100),其中18例发生变异,变异率为18.37%(18/98),其中,ITA与其他动脉共干发出者共10例(左侧6例,右侧4例),ITA呈波浪状走行的共8例(左侧3例,右侧2例,双侧3例)。  2.相关影像学指标(lITA、dITA、l(A-I)、ITA/SA)显示清晰,并且对指标进行精确的测量后经统计学分析:① lITA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ITA及l(A-I)在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aITA/SA在不同性别、不同侧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多层螺旋 CTA技术能很好的观察胸廓内动脉的正常解剖,并能准确测量双侧胸廓内动脉的相关解剖学数据。  2、胸廓内动脉的起始位置及解剖变异类型表现多样化,多层螺旋 CTA技术可以确切地显示其变异情况。  3、多层螺旋 CTA技术能够较好的为胸腹部手术、ITA-冠脉搭桥术及 ITA相关介入手术做好术前评估,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完善的临床资料。

胸廓内动脉;解剖变异;多层螺旋CT技术;介入手术;血管造影

佳木斯大学

硕士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杨絮

2013

中文

R816.2

48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