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73987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郝春琦
佳木斯大学
引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关于群众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灵魂。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为理论支点,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以及“不脱离群众,不失掉群众而使自己孤立”等基本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本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的历史演进,即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毛泽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学习”等群众观;阐述了邓小平“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群众观;阐释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等群众观;并进一步研究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群众观。本文阐明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不断继承、丰富、发展、深化和创新,说明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树立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日新月异的国内形势,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等角度,研究了进入新世纪群众观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以及当今群众工作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和复杂化等新特点。并深入探索了新形势下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途径,包括:提高党员干部理论实践能力,塑造“知行统一”新形象;畅通“群众工作流水线”,搭建群众需求服务平台;润时代文明新风,展群众风尚新貌等途径,分析了新形势下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意义,为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党的执政理念,把握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群众的最大潜能,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举措。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入了解群众观在我国的发展进程,探索新形势下群众观的践行途径,把握群众观的时代价值,对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切实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演进;时代价值;党群关系

佳木斯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刘淑梅

2013

中文

D61;D252

52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