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接受美学视角下李白诗歌英译过程中的对话研究

黄冬霞
江苏科技大学
引用
李白(701-762)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诗飘逸豪放,激情饱满,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流畅,既表现其独特个性气质,又反映盛唐之精神风貌。迄今为止,李白诗歌已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译者翻译成诸多语言、诸多版本。本文选取了三个颇具代表性的李白诗歌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部断代唐诗英译著作--W. J. B.弗莱彻的《英译唐诗选》(1918)和《英译唐诗选续集》(1918);第一部李白个人诗作的英译专集--小畑薰良的《李白诗集》(1922);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界的翘楚--许渊冲的《李白诗选》(1987)。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采取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意象意境、文化因素、句法、修辞手法、韵律等方面对上述三译本进行分析,探讨李白诗歌英译过程中译者与原文以及译文读者的对话。  接受美学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姚斯认为,每个读者在阅读任何文学作品之前,都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视野开始阅读,在接受过程中实现或改变甚至重建期待,最终与作品达到统一,也即“视域融合”。伊瑟尔则认为,文学作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式化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次都留有空白和未定性,从而构成一种潜在的“召唤结构”,呼唤读者去填充、确定,也即“具体化”。总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对文本的能动参与,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只有在文本和读者的互动下才能实现。  接受美学的观点给李白诗歌英译带来了很大启示:李白诗歌英译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首先,译者作为原诗读者,与原诗进行对话。译者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进入李白诗歌,在接受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调整他的期待视野,最终达到与原作的视界融合,完成对原作的理解。其次,译者作为译文创作者,与译文读者进行对话。为了使译文更好地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和期待视野。  本文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发现,三位译者都最大程度激发了自己的期待视野去阅读李白诗歌。同时,由于原作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及译者所处时代和国别不同,三位译者的理解常有不同之处。在翻译策略方面,弗莱彻和小畑薰良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弗莱彻遵循其所处维多利亚时代之凝重典雅诗风,以诗体译诗,且附录诸多经典英语诗歌或戏剧引文以帮助读者理解译文。小畑顺应二十世纪初美国诗歌革新大潮,采用散体形式,语言平实直白。许渊冲则归化、异化并重,践行自己“三美”原则,在形式上保留原诗特点,在意义上灵活处理。翻译方法方面,三位译者都综合运用了直译和意译,通过增词、减词、替代、释义等方法,尽可能既传递原诗意义,又增强译文可读性。  对话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译事之复杂和艰难,也为李白诗歌译文多样性提供了依据。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将李白诗歌翻译过程视作一个动态和开放的对话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译文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多种因素的协调,从而避免孤立地评价译本的准确性或忠实度,进而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中国古典诗歌;文学翻译;接受美学;英译策略

江苏科技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戴玉群

2015

中文

H315.9;I046

84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