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傲慢与偏见》书信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以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为例

李峥峥
江苏科技大学
引用
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不仅仅是意思上的转换,更会受到诸如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关于《傲慢与偏见》的翻译策略研究很多,但以文中书信为研究对象的并不多,而书信在《傲慢与偏见》一书中占有大量篇幅,并且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在表现书中人物思想,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剧情转折、发展,及传达奥斯汀写作风格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选择了《傲慢与偏见》两个不同时代的经典译本,即以归化为主的王科一译本和以异化为主的孙致礼译本,并以书中24封完整书信为研究对象。基于解构主义和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从异化与归化角度对两个译本中书信进行对比分析。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及文章结构。第二章回顾中西方异化与归化翻译及书信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解构主义和韦努蒂的翻译思想,重点分析了韦努蒂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第四章是对比分析部分。首先,作者介绍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及其意义。其次,作者对两个译本所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与对比,分别从二者的选词,择句和文化传递三个方面进行。最后,作者对书信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特征进行总结。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包括研究发现,研究局限及研究建议。  通过对二者译本的归纳对比,作者发现,为了能最大限度传达原文意思,保持原著写作风格和人物真实形象,孙致礼在翻译书信时更倾向于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原则。以异化法为主的孙译本,在选词方面,以精准的用词如实传达源语作者的本意,真实再现人物性格。在择句方面,尽量保持源语句式结构,展现不同语言的差异。在文化传递方面,引入源语元素,最大限度保留异域风情。以归化为主的王译本,自由用词,灵活择句,但抹杀了原著的语言特色,导致人物形象失真。这种对原著的过度改写可能造成读者对原文书信内容的误解。  《傲慢与偏见》作为一本由书信体改编的小说,书中保留下来的书信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文中书信具有诸多特征,如以固定格式从第一人称进行口语化的叙述,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人物恋情等方面。书信内容情感丰富,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基于这些特征及本研究的发现,作者认为在书信翻译中,译者除了应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还应牢牢把握好对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异化法为主,归化法为辅;归化法应在不能采用异化法时作为补充手段使用。

《傲慢与偏见》;英国小说;书信翻译;汉译策略;语言风格

江苏科技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曾景婷

2015

中文

I046;H315.9

77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