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736664

蒙娜·贝克叙事理论视角下《英格力士》英译研究

韦雅琪
华中科技大学
引用
近年来,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她创造性地将社会学和交际理论中的叙事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之中,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视角。该理论于2005年提出,并在2006年出版的《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述》中得到了系统而详尽的解释说明。在书中,蒙娜·贝克提出了四种策略,用以在翻译过程中重构叙事,其中包括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她的理论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不同体裁翻译文本的研究之中。  本文基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对《英格力士》及其英文译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英格力士》是王刚根据文革时期自己在新疆的真实成长经历所创作的,是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小说。在对原小说和英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本文作者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蒙娜·贝克提出的四种叙事策略。首先,译者使用时空构建,为读者真实地展现文革背景下的原文本,并凸显原文叙事。其次,译者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实现了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其中,通过省略,作者避免了涉及他国政治,迎合西方主流叙事,简化小说叙事,并使得文本更易被读者理解接受;通过添加的方式,作者在新的叙事中体现了文革时期下人性的扭曲,人权的丧失以及人物的悲哀。再次,译者通过小说标题,人物地点的命名以及转换词语意义的方式实现了译文的标示性建构,以试图改变叙事人物口吻和读者的评价,加强叙事效果。最后,译者通过文本/话语内部指示和语域的转换,再定位了读者,小说参与者和译文之间的关系。基于译者理解的这些转换是为了使读者保持与译文间的合理距离,同时理性看待人物之间的关系。

蒙娜·贝克;叙事理论;中文小说;《英格力士》;英译策略;文学翻译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王树槐

2015

中文

I046;H315.9

63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