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736463

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择偶观念的影响研究

王庭庭
华中科技大学
引用
本研究以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徽省无为县利用“滚雪球”这一调查方法,选取了18个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进行深度个案访谈,收集其个人资本资料,务工前后社会网络情况,以及其务工前后择偶观念。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外出务工前后社会网络的变化对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择偶观念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本文利用“拜年网”与“讨论网”测量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务工前后的社会网络,并将其分为网络规模、网络顶端、网络位差、网络构成四个维度。本研究中,依据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回顾与综述,将择偶观念细化为四个层面:择偶态度与动机、择偶时间、择偶标准以及择偶途径。  本研究发现,首先,“外出务工”前后,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无论是在“拜年网”还是在“讨论网”的测量方式下,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网络规模扩大;社会网络顶端,尤其是“讨论网”测量下的网络顶端职业权力系数升高;社会网络位差增大;同时,社会网络构成,即务工后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尤其是从事服务业的女性受访者,其与职业精英阶层的纽带关系增多。从社会网络的四个维度总体来看,“讨论网”在务工前后的变化大于其“拜年网”的变化。其次,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务工前后的社会网络变化,尤其是其“讨论网”的变化,影响着其择偶观念的四个层面,务工前后社会网络使其在择偶观念上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同时体现出又不完全符合西方学者在流动人口婚姻家庭领域的“结构同化论”与“亚文化假说”,她们的择偶观念中既保留着传统社会网络下的文化特质,又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市场化,理性化特征。最后,务工这一生活事件,给新生代未婚女性农民工带来了社会网络的变化,也形塑她们的择偶观念,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双重边缘人”这一身份角色下,运用理性选择的视角与方法形成了她们自己的择偶观念。

城市农民工;未婚女性;择偶观念;社会调查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

社会学

曹志刚

2015

中文

C913.13;C915

55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