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730523

不同水平槐属植物黄酮对罗非鱼生长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淑兰
集美大学
引用
本文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试验动物,研究饲料中添加槐属植物黄酮(Sophora flavonoid,SF)对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以及在胁迫条件下SF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SF作为鱼用抗应激添加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1.槐属植物黄酮水平对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4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别投喂SF添加水平为0mg/kg、200mg/kg、400mg/kg、800mg/kg和1600mg/kg的基础饲料49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罗非鱼饲料中添加SF,可显著改善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肥满度(P<0.05),对摄食率、肝体指数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SF组(除200mg/kg SF组外)胃、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以及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显著提高了鱼体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P<0.05),降低脂肪含量(P<0.05),SF组(除200 mg/kg SF组外)鱼体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显著改善罗非鱼血清中GOT和GPT活性、TG和HDLC水平(P<0.05),BUN和LDLC含量显著差异仅存在于1600mg/kg SF组和对照组(P<0.05);除1600mg/kg SF组外,其他SF组血清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合考虑,认为罗非鱼饲料中SF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0mg/kg。  2.不同水平槐属植物黄酮对不同胁迫条件下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Ⅰ:不同水平槐属植物黄酮对饥饿胁迫条件下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饲喂SF水平为0mg/kg、200mg/kg、400mg/kg、800mg/kg和1600mg/kg的饲料,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饲喂49d后,试验鱼饥饿胁迫14d,测定饥饿第1d、第7d和第14d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罗非鱼饲喂SF后,饥饿胁迫初期和第14d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显著降低;试验期内,随着SF添加水平的增加,肝胰脏MDA含量、T-AOC水平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幅度明显减小,但对照组和SF组间的SOD活性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SF可明显缓解饥饿胁迫对罗非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Ⅱ:不同水平槐属植物黄酮对饲料铅胁迫条件下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对照组、Pb组、Pb+SF组Ⅰ、Pb+SF组Ⅱ,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基础饲料+800mg/kg铅、基础饲料+800mg/kg铅+800mg/kg SF、基础饲料+800mg/kg铅+1600mg/kg SF,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处理25尾。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以及试验初始、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与Pb组相比,Pb+SF组Ⅰ和组Ⅱ的增重率(仅Pb+SF组Ⅱ)、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Pb+SF组Ⅰ和组Ⅱ肝胰脏MAD和NO含量均显著低于Pb组(P<0.05),且在试验末期与对照组接近;在铅胁迫期间,Pb组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幅度最大,而Pb+SF组Ⅰ和组Ⅱ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前者明显减小,且Pb+SF组Ⅱ抗氧化效果优于Pb+SF组Ⅰ。表明,SF可减轻饲料铅胁迫对罗非鱼生长的抑制及其对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缓解鱼体氧化应激。  综上所述,SF能够促进罗非鱼生长,增强其抗应激能力,作为鱼用抗应激添加剂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槐属植物黄酮;饲料添加;罗非鱼;生长发育;氧化应激;抗氧化能力

集美大学

硕士

水产养殖

翟少伟

2012

中文

S963.73;S965.125

60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