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727361

论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及审美教育

徐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引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类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审美的需求也越发广泛。而音乐审美心理学作为美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使音乐审美心理学研究对音乐审美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并促使审美主体拥有更加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切实提高审美主体的感觉、知觉、情感、联想、理解等心理能力,加强对美的欣赏力和理解力的挖掘、陶冶和塑造人的心灵等论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已被推上议程。而从美学角度,深入探讨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形成的“深层结构”及审美主体个性倾向性规律,并从中总结出音乐审美心理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启示及途径探索的著作并不多见。  由于音乐具有较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且音乐自古以来即通过启发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因而,本文首先对音乐审美的起源、音乐艺术的特征及其具有的社会功能进行论述,为之后剖析音乐审美心理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启示及影响提供理论基础。之后,本文对音乐审美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细致描述,指出审美活动的进行不仅需要审美主体具有审美需要,审美客体具备“美”的属性,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要拥有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同时,音乐审美心理活动又具备其本身的个体差异性。除了具备相似的生理、心理需求外,审美活动还受审美者自身音乐素养、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民族审美心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最后,通过对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并根据我国面临的音乐审美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实施方法。  文章的内容涉及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在分析总结前人著述的基础上,采用学科交叉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旨在以审美的视角提炼出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诸多方法,借以培养审美者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强烈的爱国情感及高尚的道德情操。顺应时代需求,为国家素质教育竞争力的提升,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音乐艺术;审美心理;审美教育;艺术特征;社会功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

哲学

常新

2014

中文

J605

79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