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冀东地区唢呐流派研究

张强
天津音乐学院
引用
本文主要以笔者多年跟随范老师的学习经历为基础,加上自己从小深受冀东传统民间音乐熏陶,通过范老师的长期教导和自己对一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冀东地区唢呐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说明,尤其是在当地代代相传的元末在冀东地区就已出现唢呐这件乐器和大杆喇叭是由冀东传到东北这一事实进行了新的分析说明。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括地写出了冀东地区唢呐的独特魅力。第一章主要写出了冀东派唢呐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第二章主要从该地区唢呐的形制、演奏形式、常用技巧、借字变奏手法、曲目种类等几大方面来展开说明。第三章主要写出了以冀东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的一些优秀唢呐独奏曲,如《果园欢歌》等。  唢呐在我国广大的冀东地区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变化,现已经深深扎根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出现,唢呐事业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一些优秀的新作品层出不穷,为我国唢呐事业和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冀东地区;唢呐流派;演奏形式;民间音乐

天津音乐学院

硕士

音乐与舞蹈学/音乐表演

范国忠

2013

中文

J632.14

30

2016-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