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660930

《古今禅藻集》研究

郭宜兰
江西师范大学
引用
僧人作诗,滥觞于东晋,此后代不乏人,随着佛教的发展,诗僧队伍的壮大,至有明一代,丛林文学蔚为大观,不容忽视。前人早已认识到僧诗的价值,编纂总集辑录僧诗,如李龏的《唐僧弘秀集》、陈起《圣宋高僧诗选》。前贤之作,多囿于一朝或一个群体,难以反映僧诗创作的总体面貌与演变过程。而普文、正勉、性(氵通)三人,编选《古今禅藻集》一书,选录了自东晋至明万历年间366位僧人2829首诗歌,是我国古代收录僧诗最为完备的总集。今之学人,欲观古典僧诗之崖涘,多藉此为津筏。  笔者利用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万历本《古今禅藻集》,是现存最早的版本。万历本较四库本多出了卷首的三篇序、十则选例和《历代诗僧履历略节》。这些文献对考证《古今禅藻集》的编撰者和成书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历代诗僧履历略节》保存了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僧人。本文将立足于《古今禅藻集》文本,校勘现存的两个版本,揭示万历本的文献价值,纠正四库本的错误,并运用校勘后的本子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  通读全书,笔者将对诗歌进行总体数量、诗人个体、题材、体裁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万历本《选例》,揭示选家的选诗标准:首审道行,注重僧人的佛法修为和道德修养;次审诗格,以“格高调古、思奇语玄、幽闲虚旷、沨沨可法”为上;继审题裁,偏好激扬名教、慨伤时事类诗歌,而摈弃应制之作和宫体艳词,少取送别诗和闲适诗。然其实际情况却与标榜的选诗标准有所出入,激扬名教等作品数量不多,未摒弃应制之作和宫体艳词,并大量选入送别诗。  正勉等人虽通选历代僧诗,但出于个人喜好,于宋僧诗采择过少,影响了该书在僧诗史上的价值。编选过程中也有一些舛误和过失。在与《列朝诗集》的比较中发现,正勉等人虽存着保存文献、发扬僧诗的目的,然因自身学识所限,编选宗旨未能一以贯之,部分诗歌和僧人未经拣择,统统囊括入内,不如《列朝诗集》精当。尽管如此,正勉等人保存文献之功不可没,《古今禅藻集》在僧诗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忽视。鉴于《古今禅藻集》的研究价值甚高而对其的研究却甚寡之现状,本文不揣浅陋,试图深入原典以对其作一较深入之探窥。

《古今禅藻集》;诗歌创作;艺术特色

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李舜臣

2015

中文

I207.22

76

2015-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