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中国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中动源名词的搭配行为对比研究

吴双
东华大学
引用
本文是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者学术摘要写作中的动源名词研究。研究采用自建纺织学科语料库,该库语料均由中国学者获发表的论文英文摘要组成。为描述中国学者使用动源名词的搭配行为特征,本文将以本族语者语料库,即东华大学纺织英语学术论文摘要语料库作为参照,主要从词形、搭配和语义特征方面对动源名词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从动源名词的词形组成部分,即后缀和词根入手。研究发现中国学者语料中动源名词的派生后缀更为高产,其体现在于所派生的动源名词数量多且种类丰富,进一步统计发现,中国学者更多使用动源名词而非动源名词的动词词根,这与本族语者产生鲜明对比。  以辛克莱的“扩展意义单位”为理论框架,本文以研究动源名词与形容词和与名词的搭配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与形容词的搭配中,较之描述形容词,中国学者与本族语均更多使用分类形容词。其中,中国学者较多使用表达评价意义的描述形容词,而较少使用表达关系意义的分类形容词;在与名词的搭配中,本文主要有三大发现:首先,“动源名词+of+名词”是连接动源名词与其他名词最为显著的类链接;其次,“名词+动源名词”可以由第一种类链接转换而来,其中左一名词与动源名词构成受动者与动作的关系,且作为受动者的名词在对比语料库中呈现差异;最后,在“动源名词+名词”的类链接中,动源名词和右一名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存在差异,较之于本族语者,中国学者表达结果关系为数较多,而表达身份、内容、性质、目的关系则为数较少。  中国学者与本族语者在使用动源名词上具有一定相似的属性,但在词形构成、搭配行为以及语义特征方面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动源名词特征的研究发现,中国学者与本族语者学术论文摘要中动源名词的词形及搭配反映出一定的趋向性,从某种程度上,其标志着动源名词的语义趋向性。这些行为特征和趋向性不仅仅反映了语言本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学者与本族语者意识层面的差异。

语料库;学术论文摘要;动源名词;搭配行为;对比分析

东华大学

硕士

艺术学

ZHANG JIDONG

2014

中文

H042

68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