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竹笋下脚料饲料化利用研究

陈芳
安徽农业大学
引用
本文以竹笋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复合青贮技术对竹笋下脚料进行处理,探讨其饲料化增值效应;利用混菌固态发酵笋蔸生产小肽饲料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开展复合青贮竹笋下脚料替代日粮部分精料饲喂牛羊试验,探讨其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应用,旨在为竹笋下脚料饲料化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  试验一:竹笋下脚料及其复合青贮营养价值评价。该部分试验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竹笋下脚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竹笋下脚料干物质为10.4%,粗蛋白15.5%、粗纤维34.7%、粗脂肪2.2%、钙0.86%、磷1.25%,其营养成分含量高于苹果渣和豆荚壳;必需氨基酸含量2.907mg/g、总氨基酸含量7.873mg/g、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37%、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58.5%,氨基酸含量略低于大豆豆壳,高于苹果渣。  第二部分:复合青贮后的竹笋下脚料的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分析评定,结果表明:经过复合青贮其干物质达到23.8%、粗蛋白16.7%、粗纤维34.8%、粗脂肪2.3%、钙0.67%、磷0.83%,其营养价值高于青贮玉米,与青贮苜蓿相当;青贮品质感官评定:有浓重的酒香味,结构湿润、紧密,颜色淡黄褐色,品质佳;实验室评定结果为:pH3.9、氨态氮8.93%、乳酸13.49%、乙酸0.12%、丙酸0.14%、丁酸0.08%,青贮品质优良。  试验二:笋蔸混菌固态发酵生产小肽饲料最优工艺条件筛选。试验以小肽提高率为指标,采用黑曲霉与枯草芽孢杆菌对风干笋蔸进行混菌固态发酵,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再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自然 pH、料水比1:1的条件下,黑曲霉与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笋蔸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60h,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比例1:1,麸皮添加量15%。此时小肽提高率达到26.3%,粗蛋白含量25.7%比原料19.48%提高约六个百分点。  试验三:青贮竹笋下脚料在肉牛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试验选择12头健康无病、18~20月龄、250kg左右的红安格斯与本地黄牛的杂一代公牛作为供试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原日粮,试验组用青贮竹笋下脚料替代原日粮精料中的大麦和小麦,研究青贮竹笋下脚料对肉牛粗饲料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饲料采食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增加7.1%;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00g,提高了9.7%(P<0.01);试验组的平均每头牛每月的饲料成本相对于对照组的饲料成本低2.25元,饲料成本降低了0.92%;头均盈利试验组比对照组多62.25元,盈利增加了17.72%。  试验四:青贮竹笋下脚料在湖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试验选择3月龄、体重18kg左右的育肥公羊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组分别用青贮竹笋下脚料替代肉羊精料的10%、20%、30%,对照组饲喂羊场原日粮。对试验组羊的增重、血液生化指标和饲养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增重与对照组增重相比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试验2组日增重206g为最高,试验组日增重分别高出对照组14.66g、22.33g、12.33g。3个试验组总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皆比对照组略有提高,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间血糖浓度无差异(P>0.05)。对照组总饲料成本最高,为381.45元,分别高出试验组4.03元、9.15元、14.31元;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最低的是试验2组,仅6.02元,比对照组可节约成本约0.9元,试验1组和试验3组可分别节约成本0.58元和0.68元。

竹笋下脚料;青贮品质;固态发酵;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经济效益

安徽农业大学

硕士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王力生

2014

中文

S816

57

2015-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