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基于活性导向的蓝莓花降血脂实验研究

刘曦
重庆大学
引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高脂血症已被发现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从植物中发现具有降血脂药理活性的天然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已上市的57种降血脂中成药分析发现降血脂中成药按照不同的作用途径,其活性成分主要分为三大类,黄酮、多酚类,三萜、蒽醌类及多糖类。本课题受贵州省教育厅委托,在将舍弃的蓝莓花变废为宝的基础上,研究分析蓝莓花中的主要活性组分类群及其抗氧化活性,并基于调节血脂天然药物复配的活性组分导向原则,选择蓝莓花与另一种含有不同类活性成分的天然药物联合使用,确定活性组分类群的配比,研究蓝莓花复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本论文的研究不仅可为蓝莓花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实验依据,而且进一步丰富了调节血脂天然药物复配的活性组分导向原则。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应结果如下:  (1)采用DPPH体系、ABTS+体系,研究了蓝莓花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①蓝莓花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均有清除DPPH和ABTS+活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通过比较发现,用甲醇提取时清除DPPH和ABTS+活性最强,其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77.61±10μg/mL、32.69±5μg/mL;②蓝莓花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均含有不等量的多酚和黄酮,用甲醇提取时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4.69±2.32g/kg和13.97±1.87g/kg;③蓝莓花的抗氧化活性与花中总酚和黄酮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酚类和黄酮化合物是蓝莓花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群,在降血脂药物复配中可以作为改善心血管功能组分。  (2)在确定蓝莓花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以活性成分为导向,选择三萜类天然药物与蓝莓花联用研究其降血脂的药理活性。依据调节血脂天然药物复配的活性组分导向原则,蓝莓花中的黄酮组分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山楂中的三萜组分可作用于胃肠道系统,有利尿、利胆作用,选择山楂与蓝莓花进行复配,以开展进一步的药理实验研究。将黄酮和三萜的比例设定为1:2、1:4、1:8,获得蓝莓花和山楂的比例分别为6.7:1、1:1.3、1:7.2。  (3)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组、洛伐他汀组、蓝莓花超微粉高(0.90 mg/100g)剂量、低(0.45 mg/100g)剂量组、蓝莓花&山楂超微粉配伍A(6.7:1)、B(1:1.3)、C(1:7.2)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60天后内眦取血测得大鼠血清中TC、TG明显升高,说明高脂血症模型成功。灌胃55天后称肝、肾、心的重量及体重,计算内脏与体重比,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血脂指标、MDA、SOD及T-AOC,肝组织匀浆测定HL和LPL。结果表明:各组间心脏/体重比无显著性差异,肾脏/体重比中高脂组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脏/体重比中,空白对照组、洛伐他汀组、花&山楂配伍B组和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花超微粉高、低剂量组和花&山楂配伍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组与高脂组均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蓝莓花超微粉高、低剂量组及蓝莓花&山楂A、B、C组均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G、TC、LDL-C,升高HDL-C(P<0.05)作用,显著升高大鼠血清中T-AOC、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P<0.05)作用,显著升高大鼠肝组织匀浆中HL和LPL活性(P<0.05),当蓝莓花和山楂联用时效果优于蓝莓花单独使用,并且蓝莓花和山楂比例为1:1.3,即黄酮和三萜比例为1:4时,调节血脂、抗氧化及肝组织中酶活性较优。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的黄酮组分和作用于胃肠道系统,影响胆固醇代谢的三萜组分进行复配用于调节血脂功能时,配伍比例应为1:4,为调节血脂天然药物的复配提供了实验依据,进一步丰富了调节血脂天然药物复配的活性组分导向原则。

蓝莓花;活性成分;中药药理;降血脂作用

重庆大学

硕士

药学

祝连彩

2012

中文

R282.710.5

62

2014-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