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505407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量表编制及培养研究

樊飞飞
苏州大学
引用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期发生急剧的变化。由于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转折期,在个体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位置,因此应尽早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并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个体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导航。  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编制《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量表》,测查当代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特点。并以便利取样方式,选取苏州市某所中学初二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取不等组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对实验班进行为期十周(共10次)的“积极品质培养方案”教学活动,对照班未接受实验处理;研究工具以《综合幸福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量表》实施前后测以及三个月后实验班的追踪施测,所得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影响。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编制的《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量表》共有87个题项,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各项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第二,初中生认为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排在前六位的是爱、真诚、创造力、感恩、友善、坚持不懈,排在后六位的是幽默、信仰、欣赏美、热情、领导力、洞察力。初中生积极品质自我评价中得分排在前面六位的是:好奇心、团队合作、欣赏美、爱、友善、宽恕;排在后面六位的是:信仰、喜爱学习、自制力、领导力、开放思维、创造力。  第三,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年级、教养方式、是否是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  第四,本研究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积极品质课程培养方案,对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第五,对实验班积极品质培养的后测结果与三个月后追踪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积极品质、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积极品质培养方案不仅对初中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效果,并且效果很稳定。

积极品质;初中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

硕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黄辛隐

2014

中文

G635.5

89

2014-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