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472419

热带东印度洋上层海洋环流及其与孟加拉湾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研究

宣莉莉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引用
  本论文首先分析热带东印度洋上层海洋环流季节变化特征,从环流形态角度讨论孟加拉湾和外部大洋各季节水交换的可能路径;随后通过分析研究海域上层海洋温盐结构、阿拉伯海水和孟加拉湾水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揭示两水团在研究海域的扩展路径与范围;最后选取孟加拉湾湾口 6oN 断面,利用净盐通量及淡水输运公式定量分析热带东印度洋的水交换过程。   分析表明,受印度季风影响研究海域上层环流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赤道及以南海域呈现为 Wyrtki 急流和南赤道逆流的周期性变化及南赤道流的纬向移动。赤道以北海域呈大尺度环流方向的季节性翻转:西南季风期,东南向的西印度沿岸流与向东的西南季风漂流及北向的东印度沿岸流等构成了反气旋式环流;东北季风期,环流方向基本逆转。与此环流变化同步,孟加拉湾湾口东部海流在西南季风期(东北季风期)以南(北)向流为主,湾口西部大体与东部反向。这样的环流结构变化意味着:西南季风期,外部大洋水可通过湾口西侧进入湾内,湾内水势必通过湾口东侧进入赤道印度洋,在东北季风期,水交换途径与其相反。   水团分析结果显示,孟加拉湾水在湾外主要分布在阿拉伯海、苏门答腊岛外海及赤道海域。其分布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11~次年3月孟加拉湾水主要分布在阿拉伯海东南部海域;6~10月出现在苏门答腊岛外海及赤道海域,并持续至次年2月。阿拉伯海水在赤道海域分布范围呈半年变化,在5~6月及10~次年1月沿赤道向东延伸最远,可至90oE以东海域。另外,在大多数月份(6~次年4月)阿拉伯海水还出现在湾内。两水团分布的季节性变化主要是由上层环流决定。11~次年 3 月,沿孟加拉湾西边界及斯里兰卡岛沿岸南下的东印度沿岸流及西南向的东北季风漂流是孟加拉湾水从湾内输运进入阿拉伯海东南部海域的两个主要流路, 6~10月孟加拉湾水通过湾口东侧至赤道海域之间的连续南向流输送至苏门答腊岛外海乃至赤道海域。阿拉伯海水在赤道海域分布范围的半年波动与春季及秋季的Wyrtki急流有关。阿拉伯海水入侵湾内有两个路径:11~次年4月是由赤道至湾口之间的连续北向流经湾口东侧进入湾内,而在 6~9 月,阿拉伯海水由西南季风漂流输运至湾内。2011 年西南季风转换期的水文调查资料也显示了两水团类似的输送特征。   净盐通量计算结果表明孟加拉湾湾内外盐交换过程主要由海流控制,湾口东西两侧过程基本相反。西南季风期(东北季风期)西侧为向北(南)的净盐通量,东侧为向南(北)的净盐通量。基于淡水输运公式计算得到孟加拉湾经 6oN 断面年均输出淡水量为0.1Sv。

热带东印度洋;上层环流;季节变化;水交换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硕士

环境科学(物理海洋学)

许金电;邱云

2013

中文

2014-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