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463089

转型期桂林市灾害性危机管理体系的软肋及其完善

祝耸
广西师范大学
引用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本地区不断出现的灾害性公共危机事件。定位于这样的研究,一方面在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依存度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事件不断的涌现;另一方面在于,公共危机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分类,就无法研究相应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由于桂林市作为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在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上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同时还必须结合桂林市自身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灾害的危机管理和治理,该选题结合桂林地区的特殊性,为完善健全本地区危机管理体系寻找道路。本文从桂林市历年来的自然灾害情况入手,通过分析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和近几年灾害发生次数来论证人为的因素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危机结合桂林市具体情况采用了比较法、归纳法和文献参考法进行论文的写作。桂林市在危机管理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局部的系统来说,在领导机制、信息共享、应急队伍建设上有了不错的基础, 2008年初的雪灾再次暴露了本市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体制性“软肋”:第一,高度集权体制导致政府管理能力发展不足。第二,政府问责制的缺失导致政府官员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第三,人治大于法治状况导致危机管理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第四,全能政府下政社不分导致公民社会发育不良。第五,压力型体制导致政府官员过分追求GDP政绩,而忽视危机管理系统建设。第六,严格新闻管制制度导致媒体无法监督政府。这一“软肋”产生的根源在于行政体制性缺陷所致,因此消除“软肋”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行政制度创新。第一,加快地方政治民主化改革步伐,加强民主宪政制度建设,强化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与制约。第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提高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回应性。第三,建立公民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制。第四,构建和谐社会下责任政府,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五,形成多中心应对,加强公民社会合作互动的公共治理体制。第六,构建完善的信息流通渠道,建立新闻自由制度保障公民知情权。新的灾情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论证了灾害性危机管理体系健全并不是在于操作层面,体制性的软肋如果不根除新的灾情面前依然会出现新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政府的公信力的缺失。因此,逐步完善体制性缺陷,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才是应对各种危机的最根本的出路。

转型期;灾害性危机管理;体制性;桂林市;制度创新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

行政管理

褚添有

2010

中文

X43

2014-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