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462563

明末清初词人社集与词风嬗变

王雨容
广西师范大学
引用
清词之盛,肈自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起废振衰,词风丕变。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词派,异军突起。相邻的西陵(杭州)、柳洲(嘉善)、梅里(嘉兴)、阳羡(武进)等地词人,群起影从,桴鼓相应。从此风气遂开,形成了明末词坛初盛的局面,入清而此道益昌。称雄于清初的浙西词派,正是这种风会所趋和西陵、柳洲、梅里、阳羡等地词派融汇的一个直接结果。明清之际,词人社集频兴,词人们一起讨论词学、评论词作、填词唱和、编选词集。掀起了词学的又一次高潮,促进了清词的中兴。本文即以明末清初这近一百年时间为研究阶段,围绕当时的词人社集活动,全面考察这一时期词人社集活动的情况,探讨词人社集活动与词风嬗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首章为绪论。首先说明了选题依据,然后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全文的研究构想;指出词人社集活动研究的缺乏,突破了词人社集活动被狭隘地理解为词人雅集唱和的观念,从三个方面揭示明末清初的词人社集活动:社集论词为理论指导,社集填词来繁荣创作,社集选词是巩固流传。正文重在探寻明末清初词发展的脉络,以词人的社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词风的嬗变角度去着手,以时间为线索。共分五章,总的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章,明末清初词人社集总论,从词人社集的渊源、影响词人社集的因素、词人社集的分类、词人社集活动与百派腾跃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明末清初词人社集活动的情况。明末清初出现了许多地域性的词派或词人群体,如云间词派、柳洲词派、西陵词派、广陵词人群、阳羡词派等,这些词派的形成和发展都和词人社集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章在对词人社集的渊源、词人社集活动的形式、影响词人社集活动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之后,重点考察各词派与词人社集活动的关系,如云间词派与云间词人社集活动、柳洲词派与“柳洲八子”社、西陵词派与“西陵十子”社、广陵词人群与广陵词人社集、阳羡词派与阳羡里中词社的关系。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分论,按照时间顺序,将明末天启、崇祯时期到清初康熙末年这段时期的词人社集活动做一梳理,探寻词人社集与词风嬗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主情”词风笼罩时期。“主情”词风笼罩时期指明天启、崇祯至清康熙四年这个时期。由云间词派开端,后来的柳洲词派、西陵词派到广陵词人群都受云间词派的影响。虽说这个时期是受云间词风的影响,但这个时期不完全是云间词风,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在“主情”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因此笔者意以为取“主情”词风笼罩时期较为恰当。第三章,“尚气”词风激荡时期。这个时期指康熙四年到康熙十八年,词作的题材范围更广,词的风格更为多样,最主要就是“稼轩风”的盛行。但光稼轩风也不能概括此段时期的词风特点,而明显一点是此时词人更注重了词的意义,所以以“尚气”词风来概括。第四章,“崇雅”词风一统时期。指康熙十八年至康熙末这一段时期,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开始统治词坛,朱彝尊倡导“醇雅”词风,而“醇雅”词风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词的品格。第五章为总论,论述词人社集与众派合流之间的联系。到康熙十八年之后,由于清朝统治的巩固,清朝右文政策的实行,词坛由百花齐放逐渐形成了一枝独秀,即浙西词派占统治地位。本章在分析众派合流的因素之后,重点阐述了各词派汇入浙西词派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都伴随着词人的社集活动。这种总分总的结构也暗合了明末清初词坛的变化规律,即由云间词派一派开始,中间经历百派腾跃的过程,最后到浙西词派一统天下的结局。但是清代词学在百派归一之后开始走向了衰微,明末清初词学正如同世间任何事物一样,都摆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结论部分从整体上论述了明末清初的词人社集活动经历了同里相聚、跨地唱和、同调相应三个时期,伴随着社集活动的变化,明末清初的词风也发生了三次嬗变。到康熙后期,词人社集失去了“倡”、“和”两个基本条件而逐渐冷落,词学也走向了衰微。

明末清初;词人社集;词风嬗变

广西师范大学

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

沈家庄

2010

中文

I207.23

2014-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