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462439

龙胜壮侗语族群民间歌舞的稻作文化内涵和意义转化

吴建冰
广西师范大学
引用
龙胜是农业县,龙胜的壮侗语族群为壮族和侗族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他们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其文化是典型的稻作文化。本文选择龙胜壮族、侗族地区传承的民间歌舞为研究对象,从民歌、民间舞蹈的角度多层面地挖掘其稻作文化内涵,探讨其传统民间歌舞在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意义的转化。壮、侗族是龙胜从事水稻生产人口最多的民族。同一族源使他们有相似的稻作文化表现,共同的地域环境,让他们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其稻作文化是在适应了龙胜山区的地理环境之后发展起来的,相比江南地区的稻作文化,他们与大山和自然更加亲近,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稻作文化。而其民间歌舞就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的。民歌本身与农业文化有水乳交融的亲情联系。堪称歌的民族的壮族和侗族,素有“饭养身,歌养心”的俗语,歌与稻米如同稻作文化的双翼代表着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龙胜壮、侗族的民歌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有浓厚的山区稻作文化色彩。民歌文化还体现出山区稻作民的思维机制,诗性智慧和幻想情绪共同作用于龙胜壮侗族的民歌成为他们的精神智慧。民间舞蹈同民歌一样都是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民间艺术形式,龙胜壮侗族基本是善歌不善舞的民族,但在屈指可数的民间舞蹈中仍然充满了山区稻作文化的意蕴,其民间舞蹈多数是模拟舞蹈,反映了龙胜壮、侗族人民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情况。而从其艺术上来看,也洋溢着山区稻作民族的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美学风貌。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胜壮族和侗族的民间歌舞走过了从神圣到凡俗的过程,而在如今大变迁的时代里,他们经历着变迁与挣扎的痛苦。90年代后,由于媒体和旅游的介入,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其实现了一定范围的对外交流和沟通,萌动了最初的文化自觉意识,除了了稻作民间歌舞文化底蕴的层层积累之外,还出现了新的文化意义。新的文化意义最终导致民间歌舞的艺术转化,这是龙胜壮侗族民间歌舞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具有浓厚的稻作文化内涵的民族文化,使其艺术提升成为可能,它是杜绝文化流失与文化断裂的途径,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归宿。

壮侗语族群;民间歌舞;稻作文化内涵;美学风貌;艺术转化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杨树喆

2003

中文

J722.21;J702

59

2014-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