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裂隙灯前节OCT在眼前节检查中的应用

李晖
上海交通大学
引用
第一部分:40岁以下不同近视程度成年人眼前节结构的OCT测量与研究  目的:了解前节OCT技术观察眼前节组织结构的图像特点,对不同近视程度成年人眼前节相关生物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内在规律。  方法:通过裂隙灯前节OCT设备,对40岁以下不同近视程度成年人的眼前节进行图像扫描,分析图像特点;分别按性别和近视程度分组,对获得的眼前节生物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前节OCT能清晰地显示眼前节结构特别是房角,比较眼前节相同结构的三次测量数据间无显著性差异,测量结果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对正视组中对前房角不同位置的参数进行分析男、女两组,结果示上方前房角比鼻侧、颞侧、下方均要窄,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下方前房角比颞侧、鼻侧均宽,差异有显著性( p<0.05),但男性组颞侧与鼻侧前房角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组鼻侧前房角比颞侧宽(p>0.05);性别、近视程度两个因素改变对眼前节不同参数存在不同影响:性别对CCT有显著作用(F=4.32,p<0.05),而屈光程度则对CCT无影响(F=2.63,p>0.05)。性别对眼前节其他参数无显著影响,屈光程度对眼前节其他参数有显著影响:水平曲率(F=4.12,p<0.05),垂直曲率(F=3.43,p<0.05),前房深度(F=5.04,p<0.05),前房容积(F=4.84,p<0.05),鼻侧ACA free(F=4.72,p<0.05)。性别(F=2.36,p>0.05)及屈光程度(F=1.98,p>0.05)对巩膜突距离均无影响。  结论:裂隙灯前节OCT可准确清晰显示眼前节结构,并生成相关生物学参数,可重复性良好;眼前节参数随性别和近视程度两个因素改变而发生各自改变,正视组不同方位房角度数存在差异。  第二部分:前节OCT量化观察白内障术后眼前节结构早期变化  目的:通过前节OCT检测,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合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前节结构的改变。  方法:选取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合并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3例(45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1w使用slit-lamp前节OCT扫描眼前节结构。利用OCT仪自带软件进行眼前节各项生物学参数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d与术前的中央角膜厚度CCT(术后559±63μm/术前527±48μm)前房深度ACD500(术后2.74±0.43mm/术前2.14±0.53m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术后0.512±0.231mm/术前0.283±0.156mm)虹膜小梁面积TISA500(术后0.263±0.094mm2/术前0.189±0.132mm2)前房角ACA500(术后48.46±15.34o/术前28.32±8.97o)均明显增大( P均<0.05);术后1w与术后1d比较各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前节OCT可用于白内障术后早期定量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合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前房角宽度显著增大;有效滤过面积增大。

前节OCT技术;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生物学参数;白内障术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

眼科学

邹俊

2008

中文

R770.41

44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