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406675

岭南画派研究

王丹
天津师范大学
引用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甲午之败,清廷视学习日本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学生赴日留学,以至出现了20世纪初的留日“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岭南画派就是直接受日本绘画影响的产物,诸多方面有着浓厚的日本因素,是我们深入认识中日文化交流形式的特殊观察点。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早年都师从广东画家居廉,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绘画熏陶。20世纪初,“二高一陈”选择留学日本学习绘画,“二高”虽未正式入日本美术学校学习,但以学生身份入日本白马会、太平洋画会等新式绘画团体学习;陈树人在日本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学习至毕业。他们选择日本画革新大师竹内栖凤作为重点学习对象。“二高一陈”在日本接受西方绘画及“折衷”日本画的教育,目睹日本画坛欣欣向荣的局面,萌发了革新传统中国画的思想。“二高一陈”归国后,举起了革新传统中国画的大(?),通过展览、出版绘画刊物,宣传其“折衷中西,融合古今”、“艺术要民众化、民众要艺术化”的革新主张。“二高一陈”自称他们的画为“新国画”抑或“折衷画”,即后人约定俗成的岭南画派。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岭南画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画派”,包括了与之相关的美术教育、美术工艺等。脱胎于日本的岭南画派,其画作、美术教育和美术工艺都具有浓厚的日本因素。在日本画风影响下形成的岭南画派在中国扎根并迅速发展,引起了传统文人画家的恐慌,他们先后组织了“癸亥合作画社”、“广东国画研究会”与之对抗。针对岭南画派的日本因素,掀起了中国近代画坛日持久的一场论争。“新”、“旧”画派在论争过程中,传统画派凌厉的攻势未能阻挡岭南画派的发展,但岭南画派并没有沿着“折衷”的力向继续前行,而是选择了回归传统。岭南画派在近代画坛上势力的起伏,展示出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博弈的过程。

岭南画派;中日文化;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近现代史

田涛

2011

中文

J205

51

2014-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