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87273

丁茄抗H5N1病毒活性成分研究

李杰辉
安徽医科大学
引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3-2013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导致的死亡率约为60%,目前能有效治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药物较少,加上流感病毒的易变异性和耐药性,急需研究和开发新的抗人禽流感药物,满足预防和治疗的需求。  课题组前期筛选实验中,以A/Tiger/Harbin/01/2002(H5N1)毒株感染犬肾细胞株(Madin Darbin canine kidney cells,MDCK)为模型,以细胞病变法(Cytopathic effect,CPE)为筛选的活性评价方法,对一系列中草药进行筛选,其中茄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的提取物对H5N1病毒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对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萃取部位进行筛选,发现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其活性部位,为进一步探索丁茄抗H5N1病毒的活性物质基础,本课题对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一系列单体化合物,通过细胞筛选实验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C18反相柱色谱、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和重结晶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共得到42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MS、1H-NMR、13C-NMR、HSQC、1H-1HCOSY、HMBC、NOESY和TOCSY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1,3,5-三甲氧基苯(1),3-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酸(2),麦芽酚(3),N-反式阿魏酰酪胺(4),3,4,5-三甲氧基苯酚(5),丁香树脂酚(6),丁香酸(7),3,4-二羟基苯甲醛(8),松柏醇(9),N-对反式香豆酰酪胺(10),2,3-二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基-1-酮(11),(25S)-螺甾-Δ5(6)-烯-3β-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2),楝叶吴萸素B(13),蛇菰宁(14),3-吲哚酸(15),1,2-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6),simulanol(17),山橘脂酸(18),(25S)-螺甾-3β,6α-二醇(19),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E)-3-羟基-1-丙烯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20),对羟基苯甲酸(21),tribulusamide A(22),咖啡酸(23),蔗糖(24),(25S)-螺甾-3-酮-6α-醇6-O-β-D-吡喃木糖基-(l→3)-β-D-吡喃鸡纳糖苷(25),(25S)-螺甾-3β,6α-二醇6-O-β-D-吡喃鸡纳糖苷(26),(25S)-螺甾-3β,6α-二醇6-O-α-L-吡喃鼠李糖基-(l→3)-β-D-吡喃鸡纳糖苷(27),(25S)-螺甾-3β,6α-二醇6-O-β-D-吡喃木糖基-(l→3)-β-D-吡喃鸡纳糖苷(28),2-正丙基环戊酸6-O-β-D-呋喃芹糖基-(l→6)-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9),β-谷甾醇(30),胡萝卜苷(31),(25S)-螺甾-3β,6α-二醇6-O-β-D-吡喃木糖基-(l→3)-β-D-吡喃葡萄糖苷(32),(3β,5α,6α,25S)-26-O-β-D-吡喃半乳糖-3,6,26-三醇-20,22-裂环呋甾-20,22-二酮6-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鸡纳糖苷(33)。其中化合物29和3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11,13,14,16-18和2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10,12,15,19,21-28和3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通过细胞病变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H5N1病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5浓度为150.0μg/mL时,CPE结果为“++”,呈剂量依赖关系;化合物7浓度为300.0μg/mL时,CPE结果为“++”;化合物12浓度为75.0μg/mL时,CPE结果为“++”。

H5N1病毒;禽流感;活性成分;丁茄;细胞病变法

安徽医科大学

硕士

药物化学

董俊兴

2013

中文

R284.1

138

2014-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