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77759

论建国初邓小平对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探索及贡献

胥华
湘潭大学
引用
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主政大西南。这段时期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邓小平对西南地区的军事斗争、人民政权的建设、党的建设、西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民族工作的开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和经验。  当时的大西南,党员、干部严重不足,党的组织在国民党的破坏下几乎丧失殆尽,而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之间隔阂深、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等发展严重不平衡。在这样一个党的基础十分薄弱、党的组织基本上需要新建、重建且民族问题十分复杂的地区,邓小平经过深入探索,总结经验,对执政党建设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  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邓小平对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探索和贡献方面,通过论述西南地区党的建设工作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情况和体现出来的特点,分阶段地解读了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对党的建设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在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时间里,邓小平结合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和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解决措施,促进了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发展,在对具体实践的分析归纳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和总结了邓小平在西南地区党的建设问题上,所提出的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地从产业工人和少数民族分子中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的思想;要紧抓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严格要求党员,保证党员在思想上真正入党的思想;要重视和加强党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要正确解决民族矛盾,保证党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环境的思想等理论贡献。

邓小平;党建工作;建国初期;西南地区

湘潭大学

硕士

中共党史

肖芳林

2012

中文

D232

53

2014-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