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网络成瘾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周为坚
漳州师范学院
引用
研究目的:(1)探讨网瘾易感性人格的组成成分,进而编制一份关于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的量表。(2)探讨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网络成瘾及人际与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索其影响路径。(3)探究网瘾者与非网瘾者对网络社交平台的内隐态度差异,检验网瘾易感性人格存在的现实依据,分析网瘾易感性人格作用于个体幸福感的可能机制。  研究方法:(1)根据前人的研究,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预测、修订,编制《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量表》。(2)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网络成瘾及人际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3)根据SC-IAT实验范式,将被试分为网瘾组与非网瘾组,探讨两组被试对网络社交平台的内隐态度差异。  研究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量表》由孤独感、感觉寻求、内向性、忧虑性、依赖性、现实逃避性6个维度,24道题组成。  (2)自编的《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的调查工具。  (3)网瘾易感性人格量表总分及孤独感、内向性、忧虑性和现实逃避性维度均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关系(p<0.01),网瘾易感性人格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与人际的相关分析中除依赖性维度与人际呈正相关外,其他均与人际呈负相关关系(p<0.01)。此外,网瘾与人际呈负相关,相关显著(r=-0.28,p<0.01),网瘾与幸福感也呈显著的负相关(r=-0.50,p<0.01)。  (4)在以网瘾易感性人格、网瘾、人际为自变量,幸福感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中,网瘾与人际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式,网瘾对幸福感的解释量为25%,人际对幸福感的解释量为8%。  (5)通过模型界定搜寻确定了网瘾易感性人格影响幸福感的最佳拟合模型,并确定了人际为网瘾易感性人格与幸福感的中介变量。  (6)网瘾大学生与非网瘾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平台均持积极的态度,但网瘾大学生比非网瘾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平台与积极词的联结更强,他们更加偏好于网络社交平台,且差异显著(p<0.05)。

大学生;网瘾易感性人格;网络成瘾;幸福感

漳州师范学院

硕士

应用心理学

王希华

2013

中文

G444;B842.6

69

2013-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