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刺猬棘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郭俊
内蒙古农业大学
引用
刺猬是自然界中一种外形奇特的动物,具有特殊防御机制,为了蜷缩成刺球抵御外敌,进化出了自身独特的肌肉和皮肤毛囊结构。成年刺猬的背部及体侧长有棘刺,而其它由被毛覆盖,背腹毛囊差异使其成为一种天然的突变体,通过探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毛囊形态发生的机制。本实验在积累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借助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对其组织学特征、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以及细胞增殖方面进行了描述,并以不同时期的胚胎为材料,从发育水平对刺猬棘刺和皮下肌肉的形态发生与功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从胚胎发育来看,背部棘刺毛囊的形态发生较早,真皮层明显增厚,皮下肌肉的发育稍滞后于毛囊,出生后逐渐趋于完善。腹部毛囊发育滞后于背部,真皮层很薄,皮下肌肉不发达。棘刺的发育过程先后经历前基板期、基板期、毛芽期、毛钉期和毛囊期,发育早期在形态上与普通毛囊相似,只是毛芽尺寸较大。进入毛钉期后,毛乳头出现分支的通道,利于间充质细胞的迁移,以此构建大型毛囊。  2、碱性磷酸酶在兴盛期毛乳头和大部分的真皮鞘活性很强,在毛钉期向上迁移,并随髓质细胞的凋亡而消失。胚胎棘刺发育的早期,AP在真皮中的表达具有广泛的区域,随发育阶的进行逐渐减弱,在出生后个体的真皮中具有严格的局限性。其表达规律与毛囊生长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表明AP的表达与毛囊的诱导有密切联系。  3、在棘刺的发育过程中,棘刺的毛球、髓质、真皮鞘以及真皮层都表现出很强的增殖潜能。但是,真正发生增殖的活跃部位为间充质细胞迁移通道的前端,说明了DP细胞的迁移对于棘刺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刺猬背部棘刺的竖毛肌非常发达,属于平滑肌,与相邻的棘刺相连,收缩时牵引棘刺朝不同方向竖起,而腹部皮下未见明显的竖毛肌。皮下平行排列的肌肉层在背部非常发达,而在腹部明显较薄,背腹皮下肌肉层均属骨骼肌,并显示了快速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可能赋予了刺猬蜷缩的能力。正是刺猬复杂的皮下肌肉系统的高度协调,保证了刺猬有效的防御机制。

刺猬;棘刺;形态结构;细胞增殖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

遗传学

尹俊

2013

中文

Q755;Q959.831

65

2013-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