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临床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

赵君雅
广西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调查,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内在规律,从而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指标和理论依据。  方法:(1)对2003年5月~200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肾科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历进行查阅,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从中选取了124例为研究对象。  (2)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4例PNS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型、肺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4型。  (3)将124例PNS患者肾活检病理进行病理类型分类。  (4)观察生化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尿酸(UA)。  (5)分析124例PNS中医证型、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  (6)比较124例PNS中医证型与肾活检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7)比较124例PNS中医证型与生化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124例PNS中医证型分布:脾肾阳虚为型79例(63.71%),肺肾气虚型31例(25%),肝肾阴虚型8例(12.8%),气阴两虚型4例(8.5%)。  (2)124例PNS病理类型分布: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85例(68.54%),膜性肾病(MN)19例(15.32%),微小病变型肾病(MCD)12例(9.68%),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6例(4.83%),膜增生性肾炎(MPGN)2例(1.61%)。  (3)MsPGN以脾肾阳虚型多见,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N以脾肾阳虚为主,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CD以脾肾阳虚型多,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随着中医分型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的规律递减。脾肾阳虚型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证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阴虚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血清白蛋白与中医证型各组的关系,随着中医分型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的规律递减,肝肾阴虚型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脾肾阳虚型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其他各证型,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血清总胆固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脾肾阳虚证明显低于其他各证型,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1)PNS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型最多。  (2)PNS的肾活检病理类型以MsPGN最多。  (3)MsPGN、MN、MCD肾病均以脾肾阳虚的比例最大。  (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血清白蛋白变化和血脂指标变化可作为提示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的参考依据。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肾脏病理;生化指标

广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内科学

史伟

2010

中文

R692;R241.4;R277.5

55

2013-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