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332506

中国古典美学之“游”性体验的生态意蕴

孙姣姣
山东理工大学
引用
“游”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方式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它既是一个文字、词语,又是一个概念;既是一种活动状态,更作为一种生命动势和审美的节律呈现,体现着中国古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游”多维存在于文化构成的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主要特质。儒家的“游”论主张积极入世,以“游”为手段,实现人格的完善和人生的理想。道家之“游”是超越世俗的,庄子强调适意、自由的生存方式。禅宗之游是随缘自在、任性逍遥的。六朝之游的最大特点表现为自觉,其中包括游览的自觉和山水意识的自觉。  中国古典美学之“游”是一种审美体验方式,其体验性不仅看重身体之游,注重身体的所见所闻所触,而且意在将其升华为精神上的所思所想。庄子的“观鱼”之游实现了“游境”中身心的合一,也完成了“游”性体验中的身心互融。刘勰的“神与物游”说将“游”变幻自如、超脱自在的本质特点融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郭熙的“四可”之游意在寻求身心的居所和诗意地栖居。徐霞客的“求真”之游探求真山水,追求真性情,它将真与美合一。郑板桥的“天井”之游,是身心的超越和回归。  “游”性体验意在摆脱现实的束缚、挣脱欲望的枷锁,获得自然与人的双重解放,同时也是生态意义上的解放。“游”力求塑造一种感性与理性结合,身心有机,人与自然万物共生且和谐自由的理想人格,这也可以称为是生态人格。“游”性体验中所流露出的生态爱意关怀拓展了“游”的内涵,丰富了游者的身心体验,将其提高到大爱的境界。  “游”性体验富含的生态意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及审美体验之中。诗歌中的游仙诗和山水诗是以节奏韵律记录“游”性体验的艺术,它使“游”性体验具体形象化、审美化。山水游记以纪行、写景、抒情和说理为主要内容,意在寻求人与自然间自由和谐之统一,是身体之“游”与精神之“游”的有机结合。中国古代山水画是以平面艺术形式表现山水景观空间分布格局,讲求意境美,这实际也是以线条、墨色、构图等记录“游”性体验的空间艺术。

古典美学;生命体验方式;游性体验;文学创作

山东理工大学

硕士

文艺学

盖光

2013

中文

B83-09

50

2013-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