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大众文化观照下的个体独白——论亦舒小说创作

李潇树
杭州师范大学
引用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广阔视野中,香港文学以其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逐步形成了一种鲜明、独特的都市文学形象和都市文化品格。亦舒,香港作家,因与金庸倪匡齐名而被并称为“香港三大奇迹”,她的作品数量之多,拥趸者之众,可谓惊人。但却一直被一些批评家们框定为流行快餐小说的作者而排除在严肃作家的范围之外,但她的小说散文在香港流行了三十多年而无衰落之相,而且自九十年代初起,在大陆也不做声色的红透了半边天,亦舒小说被读者称为白领女性教科书,亦舒成为文学网站上点击率最高的作家,多家网站均收录其近百部长篇小说、数百篇中短篇小说及杂文作品。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关注,为何一个貌似缺点如此明显的作家和她的文本能引起如此大的社会效应,并历时长久,经年不衰,理论界也开始插入对她的分析研究,她的文本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引得一干教育程度颇高的读者追随了半个多世纪?看似通俗的文本到底有没有经典性的存在?本文将从三方面从大众文化的视野下展开论述。  一、商业意识浇灌下的大众文学。目前对亦舒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文本内部,大都是以女权主义思想和人物性格分析为主的研究。并没有从外部大环境展开现象分析——为什么亦舒的文本会如此受欢迎?文化语境和商业意识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本论文针对这种研究情况的缺省,从宏观角度出发,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下审视亦舒小说创作情况。  二、大众文化投映下的叙述模式。叙述模式的特殊性是亦舒区别于其他都市爱情作家的重要因素,她的方言意识、个体独白和幽默化叙述使亦舒的文本充满特殊魅力,本文将通过举例剖析这几种叙述模式在亦舒文本中的应用从而确定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作家对叙述模式的选择。  三、对抗与迎合:亦舒创作思想与受众心理关系分析。在大众文化的观照下,亦舒的创作思想与受众的价值观、世界观、情感因素等等必须形成一种相对应的关系,如何把握这种关系,使得她在坚持个体独白的同时兼顾受众的情感,这种博弈无疑值得我们关注。

大众文化观照;个体独白;现代作家;小说创作

杭州师范大学

硕士

现当代文学

刘克敌

2009

中文

I207.42

41

2013-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