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杭州地区中日民间冲突研究(1896-1937)

王大伟
杭州师范大学
引用
1896年,清政府遵照《马关条约》的协定,开辟杭州为通商口岸。此后日本通过一系列的谈判交涉取得了在杭州开设专有租界的权利。租界的设立、日本侨民的陆续到来以及双方贸易往来的扩大,设立于杭州拱宸桥的租界区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这一过程,杭州当地民众与日本侨民的冲突开始出现。在前期,经济利益的冲突是矛盾的焦点。日本商民在杭州城区无视条约章程,违规经营,从而激起民众的不满,形成冲突事件。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进一步加剧,杭州地区的中日民间冲突也逐渐升级,即从一般的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上升到关乎全国的民族利益斗争。从五四时期开始,杭州地区民众对日本的关注点更多地转向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斗争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更广泛的阶层参与进来,并通过抵制日货、发展国货、经济绝交等方式来宣示自己的民族情感。  本选题研究内容主要是考察从1896年杭州开辟为通商口岸以来,杭州地区日本的势力扩展以及民间反日、排日冲突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化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普通民众中的表现的认识。本选题的研究下限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  文章的第一部分考察日本在杭州开设通商口岸的交涉、拱宸桥租界的设立,通过对租界土地、司法、警察等制度的分析,研讨中日各方在租界运行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日本在杭州势力扩展的情况。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研讨五四运动之前杭州地区所发生的中日商民间的冲突。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冲突事件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小,参与者主要是事关直接利益的双方,冲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人不合法经营行为引起。  第三部分以五四运动后中日民族矛盾加剧为切入点。与以往相比,杭州地区的中日冲突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规模扩大、民众的参与度高、各个阶层在对日问题上有着更复杂的心态。

杭州地区民众;日本侨民;民间冲突;抗日战争前期

杭州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近现代史

袁成毅

2009

中文

D829.313

38

2013-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