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李龙云剧作论

张彦同
杭州师范大学
引用
李龙云是当代剧坛上立足于现实主义而又不断创新追求的剧作家。其戏剧创作对“五四”以来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坚守,促进了新时期中国戏剧现实主义的真正复归。在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丰富和拓展中,李龙云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融合西方现代主义和民族戏曲艺术等多种形式与手法,把中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本论文以李龙云戏剧创作为研究对象,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考察李龙云吸收中西戏剧之长,在“写实”与“写意”融合基础上的探索创新。  本论文重在通过对李龙云剧作戏剧精神、艺术表现和美学风格的剖析,试图回应戏剧界对李龙云剧作认识上的理论困惑,纠正对作家创作的偏颇或错误的认识,凸显李龙云戏剧创作实践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引起更多的学者对李龙云话剧研究的重视,为当下话剧发展走向提供更有建设性的借鉴和思考。除了导言部分,论文主要分三章:  第一章从戏剧精神的角度,考察李龙云剧作“情”与“理”的交融。认为其剧作不仅贯穿着以“自由”为核心的启蒙理性精神,而且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情调”,有浓郁的诗性抒情特征。  第二章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考察李龙云剧作的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特征、戏剧结构中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融合。认为李龙云的人物形象虽然注重性格塑造,但性格刻画颇具中国写意笔法,并且人物形象出现了意象化;语言不仅具有思辨性,蕴含强大的思想力量,而且呈现明显的抒情性特征;结构情节淡化,“形散而神凝”,呈现空间化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从美学角度,考察李龙云创作思维、修辞形态。认为李龙云戏剧创作思维是一种隐喻性思维。剧作充满张力,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象外之意”,剧作内涵具有远远超出文本的意义。隐喻使剧作往往具有双层意义,通过意象和象征等修辞,形成了“现实世界”和“隐喻世界”的“转换”,从而构成了两个世界相互映射的诗意美学空间。

现实主义;李龙云;剧作家;创作手法

杭州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黄爱华

2009

中文

I207.3

47

2013-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