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295129

对参与部分不同体育项目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的调查研究

李海停
北京体育大学
引用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在运动心理学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锻炼心理学的产生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深度。本文旨在探讨几个在大学开展比较普遍的体育项目的参与者的人格现状,研究项目相互之间的差异,与大学生常模之间的对比分析,以及不同项群之间的对比分析。为大学生通过身体活动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利用运动处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代表队的大学生。采用1988年华东师大戴忠恒、祝蓓里修订的卡塔尔16pf人格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利用WJZ2000心理测验软件系统对所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得分,并用SPSS12.0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大学生常模比较,两者之间存在多项人格因素差异,说明人格因素与体育锻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现代化的需求。2、不同项目的身体活动的参与者的人格特质有着不同的项目特征,球类项目和健美操项目在乐群性方面与太极拳和长跑有显著性差异;太极拳项目聪慧性较高,健美操在这方面相对较低;稳定性方面,长跑项目与其他项目有显著性差异,稳定性较高;敢为性方面,健美操与其他三类有显著性差异,敢为性较高;怀疑性方面,健美操和球类组都表现出很低的怀疑性,与太极拳和长跑组有着显著性差异;忧虑性方面,太极拳和健美操表现为较低的忧虑性,而长跑却表现为较高的特征。3、所有数据表明,现今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参与不同体育项目锻炼,也表现出很强烈的项目特征,所以应该建立各种类型的常模。

大学生;体育项目;人格特质;人格类型

北京体育大学

硕士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铁录

2007

中文

G642.0;G807

58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