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中国电力发展的统计分析与预测

张振宗
吉林财经大学
引用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电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就,发电装机容量在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一年一个台阶,到2008年底达到了7.9亿千瓦,预计到2010年,将会突破10亿千瓦。发电量方面,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后,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2008年更是达到了3.4万亿千瓦时。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可再生能源发电取得重大进步。但是我国的电力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电力生产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火电机组参数等级不够先进,国产大机组的经济性也落后于相应进口机组,核电技术、清洁煤发电技术的进步较慢,大型超(超)临界机组、大型抽水蓄能设备、大型燃气轮机及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等本地化水平还比较低,自主开发和设计制造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电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除此之外,电源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些直接导致了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电力供需状况紧张,发电装机利用率(利用小时数)大幅提高,局部地区开始启用限电措施。2003年到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继续总体偏紧。2008年,由于奥运会的举行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全国开始了新一轮的限电,很多地区的企业只能保证半天的生产用电,这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进一步的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深入的研究。对于电力发展的研究,国内外进行过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以工科的思维,结合一定的方法(如统计、经济等)进行分析,而本文是以我国整体电力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的思维、方法进行预测分析。  首先回顾了我国电力发展的历史,了解了我国电力的发展现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然后利用电力生产部门的内部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政策形势,以统计归纳法和历史归纳法找出我国电力生产的发展规律,以此推测出我国未来几年的电力生产情况。对于电力的消费量,利用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宏数据库和国家电网内部网站上比较筛选所得到的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完全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建模、计算,并通过三种检验方法证明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确保分析结果真实可靠。通过预测结果的对比,得出了未来几年我国电力供需相对平衡的结论,并且充分考虑到了现实情况的影响,如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的扩大内需计划等,分析得出我国未来几年的电力供需平衡是一种低水平、脆弱的平衡,我国必须继续加大电力生产的力度,才能确保我国电力乃至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大量可行性建议,为我国电力工业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及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提供依据,使我国经济可以继续平稳发展。

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供需平衡;灰色预测法

吉林财经大学

硕士

统计学

张平

2010

中文

F426.61;F224

70

2013-05-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