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48331

法律英语批评文体分析——以美国联邦判例报告为个案研究

武守信
西南政法大学
引用
文章运用批评文体学的理论方法,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十篇案例报告作为个案研究,尝试论证法律英语严重偏离公众语言,而这种语言偏离造成了人们的法律语言使用能力在人群中分布不平衡,最终造成人们在法律面前语言权利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公平现象在法律语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论证,找出隐藏在法律语言偏离公众语言背后的权力分配以及潜在的意识形态问题,并将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目标。  法律英语作为公众英语的一种变体,与公众语言存在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特点一直是法律英语研究者们探讨的重点;然而,学者们对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的探讨多集中在“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等技术性问题的研究之上,研究目的在于为法律工作者提供语言层面的实务性服务。在法律英语“为什么”有那么多特殊性,以及这些特征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方面,少有学者触及,此为本文研究的动机。  在研究方法方面,文章采用个案研究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法律英语的偏离以及偏离程度进行个案验证。综合两种研究结果,文章得出结论:法律英语严重偏离公众语言,并形成了语言强势群体和语言弱势群体。法律英语剥夺了部分人的法律权利,形成法律权利分配不公。文章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研究目的是正确的,并对偏离造成的权利分配不均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文章尝试论证了语言偏离背后所隐藏的潜在意识形态问题,并提出解决不公平法律现象的可行性方法。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的动机、目标、语料以及研究的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对文体学理论的简单回顾,界定了批评文体学及其研究范围,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个案研究准备,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介绍了一些相关背景。第四章以个案形式分析法律英语对公众语言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语言偏离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验证了文章的假设。第五章是对第四章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语言偏离条件下,语言权利的分配问题,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潜在意识形态。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认为要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简化法律语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文章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研究主要是以案例报告为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的,确切说是对法律英语中的部分语言进行的分析。我们希望能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来体现出法律英语语言上的共性,这在研究上是一个缺陷。另外的弱点在于,意识形态对权利的分配是造成法律英语偏离公众语言的一个因素,但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等等,这些原因并未讨论。

法律英语翻译;批评文体分析;法律语言;意识形态;语言权利分配;翻译原则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

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

赵亮

2009

中文

D90-055;H059

73

2012-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