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23265

马克思批判精神及其哲学教育应用探析

黄坚
新疆师范大学
引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思想领域的指导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我国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在其一生的哲学历程中都始终秉承着他的批判精神来批判改造社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马克思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精神本质,并且为其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所秉承和弘扬,无论在从理论层面还是实现层面,马克思批判精神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论文主体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批判精神理论探析。  论文首先探讨了马克思批判精神其概念的界定。论文从历史渊源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及其继承者们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理解;从唯物实践性、辩证扬弃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维度具体探讨了其概念界定。又剖析了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形成历程,以便从其逻辑演进的历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概念。接着,论文探讨了马克思批判精神在哲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念——实践观的精神本质体现,其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部分,哲学教育中强化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论文首先阐述了哲学教育中强化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必要性。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已经取得许多丰硕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许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存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弱化现象。论文从学校课堂、社会观念、学生观念三个领域探讨了哲学教育中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弱化的问题。接着,论文阐述了哲学教育中强化马克思批判精神的重要性,也既马克思批判精神的重要意义。论文从马克思批判精神贯彻了唯物观的彻底性、焕发了辩证法的革命性、发掘了历史观的群众性三个层面进行阐释。  第三部分,哲学教育中强化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对策思考。  论文从三个层面进行探究:首先,从马克思哲学自身层面探究:切实贯彻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接着,从社会现状层面探究:有效应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状。最后,从学生受众层面探究:满足个性化自主化的学生需求。而每一个层面又各自从三个方向进行探讨,力求详细阐明其对策思考。

哲学思想;教育实践;马克思批判精神

新疆师范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盛新娣

2012

中文

B-49

55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