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22382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邹瑞
三峡大学
引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得到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深入地认识和全面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认识中国的步伐不断加快。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最新国情和发展动态的权威文件,为国际社会正确了解中国提供了确凿的信息来源。《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由我国总理向人民代表大会汇报政府前一年或者前五年的工作成就,并对来年和未来五年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做出总体部署,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是加强中外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报告》选词简练严谨,语言正式规范,用句平整,中国文化特色鲜明,极具号召力。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篇章布局提高了对英文翻译的要求,然而译文的准确性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语用翻译角度出发,以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作为该论文的理论框架,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顺应层面分析《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试图为政治性文章的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该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标,研究意义,材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回顾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并对顺应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做了简要的概述。第三章是该论文的理论框架,介绍了顺应论的起源,阐述了顺应论中的几个主要观点,即语言使用是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的三个属性和四个研究角度,并说明这些层面不是独立使用,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顺应论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翻译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第四章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语料,在顺应论的指导下,重点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的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过程的一些顺应现象和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翻译策略。第五章是结论,指出顺引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与此同时也指出该论文所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这一领域的研究建议。

英文翻译;《政府工作报告》;译文准确性;语用功能;顺应理论

三峡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刘鹏

2012

中文

H315.9

68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