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22079

新世纪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形象(2000-2012)

黄红琳
三峡大学
引用
好莱坞迄今拍摄了大量的涉及中国人、中国背景和中国题材的电影,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已然是好莱坞银幕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影片的创作实际,对中国形象在新世纪以来的好莱坞影片中如何被想象、构造和传播,以及好莱坞塑造中国形象与早期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形象原型”之间的关联,其视觉机制和叙述策略发生的微妙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全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国形象的主题模式。历史以来的好莱坞的中国形象,无论是国家形象还是国民形象,不仅以负面形象居多,而且各类形象的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有某种相对的稳定性。从电影题材的视角,可以将表现中国形象的好莱坞电影分为三大类型:爱情题材、救赎题材和中国社会问题题材,好莱坞中国形象的塑造一般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的。文章以三节的内容分别对以上三种类型进行了阐释。在分析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从文本出发,通过对有一定代表性的文本的细读来揭示主题的内涵所在。  第二章对多部新世纪好莱坞电影文本细读后,从男性形象、女性形象以及符号化形象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新世纪好莱坞的华人形象。以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演员的作品为例,阐释了华人男性形象中的正派形象和反派形象。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从被救赎的天使、蛊惑人心的妖女以及功夫女侠形象等类型论述了华人女性形象。符号化形象重点突出了影片中无名化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章从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国形象整体入手,分析和归纳了中国形象嬗变的突出表现形式,进一步论述了嬗变的实质所在。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现实政治常常是一种互文关系,表现出了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无论是中国元素的大量注入,对中国民间故事改编和再创造,还是对中国外景地青睐以及中国演员复杂而多元的角色塑造,与传统相比较,今天好莱坞的中国形象无疑都发生了某些变化。以至于好莱坞的中国形象表象上似乎总是在肯定和否定两极之间跳荡摇摆,生产与传播史上显现出了某种不确定性。但应该看到这些改变更多只是策略上的考量,在赚取眼球和谋取利润,争取中国庞大的观众群体的同时,兜售自身的主流文化和文化精神是其主要的创作追求所在。论文最后从中国形象走出刻板化、甚至被扭曲和丑化的传统的角度提出了思考和认识。

电影题材;人物塑造;中国形象;艺术特色

三峡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吴卫华

2012

中文

J902

49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