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22012

耳针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炎症反应机制研究

曾永保
三峡大学
引用
目的:观察耳甲区穴位刺激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调节作用,探讨耳针穴位刺激抑制糖尿病炎症血管并发症的胆碱能抗炎作用机制,揭示传统中医学耳疗作用的科学内涵,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参考。  方法:  (1)从8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组1(正常组),以正常饲料喂养;其余70只采用高脂高糖加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2)将造模成功的43只大鼠分为:组2(模型组)、组3(耳针组)、组4(迷走神经切断组)、组5(阿托品组)、组6(六烃季铵组)、组7(α-银环蛇毒素组);各组分别作如下处理:组2不作处理,仅作模型对照;组3电针刺激耳甲CO11穴位,每次30分,连续10天;组4-7予以组3相同的耳针刺激,但组4耳针刺激前离断耳针刺激同侧颈部迷走神经,组5、6、7耳针刺激前分别尾静脉注射阿托品、六烃季铵、α-银环蛇毒素;  (3)最后一次耳针刺激前禁食12h,针刺结束后立即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和IL-10水平;  (4)血糖试纸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并采用皮尔森积矩相关系数法分析模型组中炎症因子浓度水平与HOMA-IR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5)最后一次耳针刺激结束后,各组分别取2只大鼠灌注固定大脑组织,开颅分离海马,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脑微血管炎症损伤情况。  结果:  (1)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促炎因子TNF-α,IL-6,CRP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但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CRP水平与HOMA-I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抗炎因子IL-10水平与HOMA-IR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2)耳针刺激CO11穴位后可显著降低异常增加的TNF-α,IL-6,CRP水平,升高明显减低的IL-10水平,减低胰岛素抵抗指数;  (3)耳针刺激前离断针刺侧颈部迷走神经或尾静脉注射六烃季铵,α-银环蛇毒素均可抵消耳针调节炎症因子的效应,但耳针刺激前尾静脉注射阿托品对耳针效应无明显影响;  (4)模型组大鼠海马区毛细血管炎症损伤明显,基底膜较正常组显著增厚,水肿;耳针组大鼠海马区微血管基底膜水肿,增厚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小;  (5)耳针刺激前离断针刺侧颈部迷走神经或尾静脉注射六烃季铵,α-银环蛇毒素均可抵消耳针保护海马区微血管的效应,但耳针刺激前尾静脉注射阿托品对耳针效应无明显影响。  结论:  (1)促炎因子的异常升高和抗炎因子的明显降低伴随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糖尿病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2)耳针刺激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CO11可抑制2型糖尿病炎症反应,减低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产生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脑微血管的效果;  (3)耳针效应的发挥依赖完整的迷走神经,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耳甲分支介导,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实现的。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耳针疗法;病理机制;临床疗效

三峡大学

硕士

药理学

梅志刚

2012

中文

R259;R587.2;R245.323

41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