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21847

关于人民币问题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

欧阳黎
三峡大学
引用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一种方式。人们通过新闻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事情。该研究关注的是报纸上新闻报道。新闻话语反映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它承载了意识形态和权力。本研究将揭示新闻和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本研究以费尔克劳的三维框架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言分析工具。该研究选择了2010年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人民币(元)汇率,本文选择的新闻文本来源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笔者选择了三个最新的关于人民币的新闻报道,统计数据都来自于《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 http://www.nytimes.com/。  首先,该论文把新闻文本作为语篇—费尔克劳的第一维度。通过分析新闻文本的及物性、情态、主位结构这三个方面,作者试图揭露美国媒体和政府的意识形态。  本文选择了纽约时报的三篇关于人民币的新闻报道。在经验功能方面,本文对三篇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分析,发现新闻语篇中最常用的是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通过分析,语料中的动作者(Actor)大多都是与中国相关的,描述过程也是充满了否定态度,批评中国的低人民币汇率给美国等国的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纽约时报的这三篇报道也引用了来自各方的评论,以此来显示人民币升值是众望所归利己利人的选择。  在人际功能方面,本文统计了语篇中情态动词出现的频率,纽约时报很好的利用了情态动词吸引读者注意力,表达了对人民币汇率过低的态度以及预测。  在语篇功能方面,作者分析了主位结构,通过对语料中语句的分析,得出大多数的主位(Theme)都是与中国相关的。强调为保持人民币的低汇率,中国违反了国际组织的规定;也强调低汇率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消极影响。  然后话语实践这一维度,作者试图解读这三篇语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部分阐明了美国以及美国媒体想要传达的社会公约: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经济安全,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与美国对立的。  在社会实践这一维度,作者将探析新闻承载意识形态的原因。这个部分解释了美国新闻媒体就人民币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扭曲中国形象是因为人民币汇率过低影响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也想将国内经济压力转移到中国。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虽然新闻语篇往往被认为是中立和客观的,事实上,新闻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它再次证明,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因此,经济新闻受人意识形态的操控,另一方面,它的意识形态将也会作用于新闻读者,影响公众。纽约时报的这几篇新闻主要是为了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将人民币升值,同时也是希望争取更多的读者向中国施压。  最后,本文也希望通过这篇论文的分析能提高读者的批判意识,当他们阅读新闻报道,应该警惕被新闻语篇意识形态控制。

新闻写作;意识形态;人民币;批判性思维

三峡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刘景霞

2011

中文

G212.2

70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