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204788

鲁中南地区乡村社区的丧葬礼俗及其功能分析——以沂水县木上贤村为例

田宝贵
安徽大学
引用
死亡,迄今为止仍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困惑,那生命尽头的永恒黑暗是个体无法超越的命运,死亡虽被称为生命不受欢迎的结局,但从古至今不断纠缠着人类的思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中国的诗意的感叹;而“正是因为死,生才有意义”;则是西方大哲式的冷静思考,在人类思想和文化史中,死亡和爱情一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死亡就有丧葬;有丧葬就有相应习俗,丧葬习俗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基固之一,不同的自出条件社会形态及各民族文化制约着丧俗习俗,并使其表现出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上层政治阶级还是下层的平民百姓,大都冲不出古老的传统习俗,使丧葬礼俗表现出无比稳定的传承性,丧葬礼俗在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汉民族是个重死重丧而又避讳言死的民族,重死重葬又讳言死,是一种矛盾思维。这种矛盾思维导致丧葬习俗的双重性:一方面不惜人力物力,把丧事办得心满意足、无可挑剔;另一方面对亡灵极尽虔诚、祭祀和超度之能事,最大限度地消除心中对死的恐惧。丧葬习俗受这种双重性的影响,其丧事活动也必然千姿百态。本文以山东沂水县木上贤村为个案,对鲁中南地区丧葬礼俗进行了研究,全文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分析:  首先,沂水县是我的家乡,去年回家参加爷爷的丧礼使我把毕业论文选题最终定在农村丧葬方面,随后笔者一方面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另一方面利用假期参与田野调查,通过访谈和观察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来源。  其次,在论述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之后,笔者认为要研究当前丧葬礼俗问题,必须了解我国的丧葬礼俗起源问题,所以在文中对我国丧葬礼俗的起源和变迁加以论述;同时要研究某一地域的丧葬礼俗,必须了解和认识这一地方的文化环境及其之根源的自然环境,那么鲁中南地区的丧葬礼俗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形成和传承的呢?笔者在第二部分对个案文化生态环境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做初步探讨。  再次,对本地区丧葬礼俗的民族志描述是全文的重点,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阅读的文献知识,笔者把本地区丧葬礼俗分为四个部分:去世之前预设礼俗,初丧礼俗,成服入殓礼俗以及拉棺下葬礼俗,在每个部分里面有分诸多的仪式,如初丧礼俗里面包含:整理面容,布置灵堂,点长明灯,插杨柳枝,到头。成服入殓礼俗包括:报丧,成服,吊丧,泼汤,送盘缠,入殓等礼节。通过木上贤村丧葬的全景描述,展现鲁中南农村地区独特的丧葬礼俗。  最后,对本地区丧葬礼俗的文化功能解读是全文的重要落脚点。在整个丧葬习俗中都处处充满着危险和灾难意识的侵扰。人们在心理上是处于一种极度的禁忌状态,俗以为遵从这类禁忌是确保葬式顺利进行而又趋吉避凶的唯一选择。对丧葬礼俗禁忌主要从死亡禁忌,葬礼禁忌和丧眷禁忌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丧葬作为一种仪式,它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因为时空和地域的不同及民族的多样性。在丧葬细节上可以说是各不相同,但是在一个多元化的背景下,总是会透视和折射出人类各种意识。文中从灵魂意识,亲情意思,恐惧意识等方面阐述仪式与意识的关系,借此说明产生丧葬礼俗的文化底蕴。丧葬礼俗具有社会整合,教育,规范和传承等功能,鲁中南地区农村丧俗的延续演变,无不与其功能有关,其综合功能孕育着鲁中南地区农村丧俗的绚丽多彩。  本文在论述其有整合、教育等功能的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农村丧葬礼俗也有许多的弊端,其中许多习俗实属危害性不小的恶习陋俗。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鲁中南农村地区丧俗改革势在必行。  

鲁中南地区;乡村社区;丧葬礼俗;社会功能;民族差异;田野调查

安徽大学

硕士

社会学

卞利

2009

中文

K892.22;C912.82

58

2012-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