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184533

解放区农村干部的形象及其文学史嬗变

高亚斌
西北师范大学
引用
在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小说中,出现了一些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系列,如农民、知识分子、战斗英雄、妇女等等,其中农村干部角色也是其中的重头戏。   解放区作家着重从阶级的视角出发,表现新型农村干部的斗争和成长,进而体现整个农民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和历史主体能动性,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   在塑造这类人物的形象时,农村干部被严格划分为敌—我、先进—落后等不同的类型,显得阶级壁垒泾渭分明。但是由于忽视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仅仅从抽象的政治理念出发,使这类人物的形象沦为意识形态的符号,而丧失了它作为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生命力。从80年代以后,随着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相对宽松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重写历史”和“重写文学史”成为必要和可能,解放区的农村干部形象在新一代作家笔下得到了重新的阐释。他们颠覆了原先意识形态赋予解放区农村干部的政治色彩和话语诉说功能,凸显了他们作为“人”这一复杂主体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历史的重新介入和还原。但是,他们在创作中的戏谑和嘲讽态度又可能成为还原历史的新的障碍。不同时期的作家对于这一类人物的书写,由于不同的时代语境和价值判断标准,因而也发生了创作上的嬗变。考察解放区农村干部形象的这一嬗变过程,可以从一个方面窥察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了解制约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因与外在机制,审视文学发展的空间与方向。本文分三、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和八十年代当代文学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解放区农村干部形象出现的背景、类型、特点及其在新时期所发生的嬗变等方面,对这一特定时期的人物形象作了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探讨,试图展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特异的层面,为解放区小说研究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

解放区小说;农村干部;人物形象;创作局限;文学史嬗变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彭金山

2008

中文

I207.42

2012-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