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184407

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

李进玉
西北师范大学
引用
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类词缀的说法以来,语法界对类词缀的研究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20 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前辈学者的艰苦努力,类词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此同时,新兴类词缀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汉语词缀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对汉语类词缀的性质、范围、判定标准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词缀以及新时期汉语面貌的认识。   鉴于汉语类词缀的存在现状,本文在搜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确立了类词缀的界定标准,即意义的虚化性、定位性、类化性和能产性等标准。我们认为,在考察汉语新的词缀化现象时,组合形式上的定位性、词性上的类化性、构词的能产性必须同语义上的虚化性相结合,互相影响,而不可偏废。   运用以上标准,本文确定了现代汉语中的类词缀,并从多维视角下对类词缀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从语言发展的历时角度探讨了类词缀的发端、形成,以及各时期学者对它的研究和争论,得出类词缀的产生是语言内部句法、语义、语音、认知机制等诸多机制和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使类词缀的判定标准更加明晰、准确。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类词缀的表现状态及对将来的影响作出了科学预测;共时状态下的类词缀研究主要从静态角度探讨了类词缀的性质和特点,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按照类词缀的粘附位置、音节的多少、产生的途径、衍生能力、使用频度等方面对之进行了分类,这就全面而科学的揭示了类词缀的类型、特点及存在状态。   不仅如此,本文还分析了现代汉语中一些比较常用、能产性比较强的类词缀,如“软~、高~、看~、走~”等类前缀,以及“~热、~族、~感、~吧、~门”等类后缀。最后,笔者分析了类词缀的迅速发展对汉语系统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影响及它的走向问题。

现代汉语;类词缀;界定标准;表现状态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

汉语言文字学

王继中

2009

中文

H146.2

2012-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